缪塞诗歌《给蓓芭》原文及赏析

【导语】:

〔法国〕 缪塞 蓓芭,当夜已来到, 你母亲已向你道过晚安, 你半裸着,在灯前, 低下头去祈祷; 在这不安的灵魂 寄托给深夜的时刻; 当你摘下睡帽, 往床底下瞧; 当你全家在你周围 都已沉睡

  〔法国〕 缪塞

  蓓芭,当夜已来到,

  你母亲已向你道过晚安,

  你半裸着,在灯前,

  低下头去祈祷;

  在这不安的灵魂

  寄托给深夜的时刻;

  当你摘下睡帽,

  往床底下瞧;

  当你全家在你周围

  都已沉睡;

  啊,蓓比塔①,可爱的姑娘,

  我亲爱的人儿,究竟是什么呢,你在沉思默想?

  谁知道呢? 也许是那

  哀情小说中的女主人翁;

  也许是那一切希望所猜想的,

  而却被事实否定了的事情;

  也许是想着那些

  只能引起人愁怅的高山;

  也许是西班牙的成双成对的情侣,

  也许是糖果,也许是如意郎君;

  也许是想着那温柔的衷心之谈,

  它来自一颗像你的心一样的天真心田;

  想着那跳舞的音乐,想着你的衣衫,

  也许是想着我,——也许是空无一念。

  (陈澄莱 冯钟璞 译)

  阿尔弗雷德·德·缪塞(1810—1857)法国著名浪漫主义诗人。在小说和戏剧创作方面也有较高成就。他出身于巴黎一个贵族世家。自小聪颖并爱好文学。14岁即开始写诗,18岁参加了以雨果为首的浪漫主义文社,并被誉为“浪漫主义神童”。20岁发表第一本诗集《西班牙与意大利的故事》,从此一举成名,在诗坛上确立了他诗人的地位。第二部诗集《椅中景观》的发表,又引起轰动。从此他走上了独立创作的道路。长诗《洛拉》的发表,显示了诗人艺术才华的成熟。1833年,诗人结识了乔治·桑后,在时好时坏的感情纠葛中度过了两个年头,彻底分手于1835年。1852年,他被选为法兰西学院院士。从此再也没提笔。1857年,诗人在孤独贫困中死去。著名诗作还有《四夜歌》及《回忆》等。

  本诗写在1831年,是诗人前期的作品。当时诗人只有21岁,这时期的作品多以爱情为主题,情调明媚艳丽,音韵轻柔俏佻,充满青春的活力、蓬勃的朝气和丰富的想象力,风格明快欢畅。从这一时期的作品中可以看到,纯正的爱情不仅是诗人描写的中心,而且也是他追求的目标。诗人认为,爱充满了柔情,充满了欢乐,只要拥有了爱情,人们就可超然物外,忘掉尘世的一切烦愁。在诗中,缪塞常以各种不同的角度去揭示出青年男女萌动于心灵深处的爱恋之情。这种萌动有时表现为多愁善感,有时表现为异想天开,有时表现为与恋人间的娓娓而谈,但无论是内向还是外向的不同心态,都充分显示出由男女之爱联结而产生的千般柔情与万般蜜意,所以从哪个侧面去描写男欢女爱,我们都可感受到诗人心灵的呼唤。

  这首诗是由“我”写给蓓芭的。全诗通过对蓓芭内心世界的细腻刻画,揭示出她复杂而充满矛盾的心情:对爱的迷茫,对爱的困惑,对爱的向往和渴求,将一个纯情少女处在初恋中的神态,栩栩如生地展现了出来。

  诗的第一节开头就在特定的时空背景上展示出蓓芭的神态。这时“夜已来到”,而且“你母亲已向你道过晚安”,已是该上床安睡的时分,少女也正在做着祈祷,祈求上帝给她带来一个宁静而温馨的夜晚。从空间上看,蓓芭这时独自一人在自己的卧室里“半裸着,在灯前”。灯光摇曳,为这宁静的夜晚凭添了几分静谧、安详的气氛。在这样的氛围中,她是能够把自己“寄托给深夜”的,能平静地进入温馨的梦乡。

  但是,实际上却完全不是这样。诗的第二节开头就告诉我们:在这宁静的深夜,她的“灵魂”却是极度的“不安”,她不但“摘下睡帽”,不想立刻安睡,而且一双不安而带企盼的眼睛直“往床底下瞧”。很显然,在这个“床底下”一定潜藏着使她“灵魂”“不安”的东西。那么,究竟是什么?诗人没有直接点出来。而是给了读者一片想象和联想的天空,让读者想象的翅膀在这天空中自由飞翔。

  诗的第三节,诗人极力渲染,强调了这时静夜的气氛:“你全家在你周围”“都已沉睡”,来反衬出少女内心的“不安”是不同寻常的了,所以,诗人在此,就直接发问:“可爱的姑娘”,“究竟是什么呢”?使你如此不安,使你“沉思默想”?

  诗的四、五、六节里,诗人以丰富多彩的想象力给读者提供了如诗如画,如梦如幻的联想。诗人在这三节诗中用了许多个“也许”进行假设,通过多种假设,揭示出少女蓓芭在内心世界里贮满了对爱的向往和渴求:她在“沉思默想”中用缕缕情丝编织着爱的美丽和爱的浪漫:象“哀情小说中的女主人翁”在深夜时分,恋人突然从她的床底下钻了出来,与她幽会——因而蓓芭也许就是在企盼着这个场面的出现,当然,这既是一个由“一切希望所猜想的”幻觉,又是“被事实否定了的事情”。但少女的初恋情思无法遏止。她要在这些多采丰富的联想中继续编织出美妙的梦境。

  19世纪初的一些浪漫主义作品中,曾经描写过比利牛斯山南麓西班牙的那些成双成对情侣们的火一般的爱恋。诗人借此描写了蓓芭此时“沉思默想”着要与自己心爱的人翻越“引人愁怅的高山”去那里观光,或者是欢度蜜月,这该是多么浪漫,又多么欣羡的乐事呀!

  也许蓓芭这时的“沉思默想”是在回忆起一次平常的舞会,她在那次舞会上穿着一件引人注目的衣衫;或者是他和她一次“温柔衷心之谈”,蓓芭这颗少女之心是天真的,她心中的他同样也是有着一个“天真心田”。这里既没有强烈的情欲,也没有炽热的爱的烈焰,有的只是少男少女间纯正诚挚的思念。当然。诗人最后也没有忘记告诉读者关键性的一点;蓓芭这时正在“想着我”,“也许是空无一念”。

  《给蓓芭》全诗六节,可分为两部分。前三节是第一部分,重在展现蓓芭的外在行为与神态,后三节是第二部分,着力挖掘蓓芭内心深处。第三节诗则是由第一部分向第二部分的过渡。诗人在第一部分中对人物外在行为动作的描写,以小幅度的描写手法,把这个情动于中的少女的性格特点与其神志栩栩如生地衬托了出来,显示了人物性格的丰富内蕴,同时又与第二部分中对人物内心世界的多层次的剖析相谐调,形成了人物的内心与外表完美统一的人性美。蓓芭毕竟还是一个处在其母监护之下的少女。所以,一方面,她的思绪似乎是杂乱无序的,既有“愁怅的高山”,又有“西班牙成双成对的情侣”,还有“糖果”与“如意郎君”,这些物与人之间几乎没有必然的内在联系,可这些物与人全都影印在初恋女心灵的屏幕上,就被点化组合成一幅奇特的图景,惟妙惟肖地反映出这位初恋少女被缕缕情丝搅乱了思绪后的恍惚不安,她在向往爱的欢乐时,还流露出淡淡的忧伤。另一方面,尽管爱情之神已经敲响了她心灵的门扉,尽管她有着丰富多彩的想象力,但也只能在憧憬中去品尝爱的滋味,从自己编织起的青春幻梦中去得到温存。也就是在这种丰富复杂而又矛盾的内心世界里,让人看到,既有偷情的愉悦,又有爱情的快乐和相悦的欢欣。这三个层次的情爱交织成了一曲美妙和谐的爱的交响乐、情的三重奏。在这种爱的旋律中,诗人自己的感情不断从心底流淌到笔端,因而使人难以分清,诗中所写究竟是抒情主人公“我”在思念少女蓓芭呢,还是少女蓓芭在思念着“我”。这种独具的抒情效果所产生了巨大的艺术魅力正是诗人诗歌创作的显著特色。这首诗虽发表在160多年之前,可今天读来,仍然让人感受到一种青春的激情。

相关推荐 无相关信息  

手机访问 作品人物网

热门推荐
  • 叶芝《湖心岛茵尼斯弗利岛》诗歌原文欣赏

    湖心岛茵尼斯弗利岛 我就要起身走了,到茵尼斯弗利岛, 造座小茅屋在那里,枝条编墙糊上泥; 我要养上一箱蜜蜂,种上九行豆角, 独住在蜂声

    2022-07-26

  • 叶芝《当你老了》诗歌原文欣赏

    当你老了 当你老了,白发苍苍,睡意朦胧, 在炉前打盹,请取下这本诗篇, 慢慢吟诵,梦见你当年的双眼 那柔美的光芒与青幽的晕影; 多少人真情

    2022-07-26

  • 叶芝《柯尔庄园的天鹅》诗歌原文欣赏

    柯尔庄园的天鹅 树木披上了美丽的秋装, 林中的小径一片干燥, 在十月的暮色中,流水 把静谧的天空映照, 一块块石头中漾着水波, 游着五十

    2022-07-26

  • 叶芝《基督重临》诗歌原文欣赏

    基督重临 在向外扩张的旋体上旋转呀旋转, 猎鹰再也听不见主人的呼唤。 一切都四散了,再也保不住中心, 世界上到处弥漫着一片混乱, 血

    2022-07-26

  • 叶芝《丽达与天鹅》诗歌原文欣赏

    丽达与天鹅 突然袭击:在踉跄的少女身上, 一双巨翅还在乱扑,一双黑蹼 抚弄她的大腿,鹅喙衔着她的颈项, 他的胸脯紧压她无计脱身的胸脯。

    2022-07-26

  • 叶芝《在本布尔山下》诗歌原文欣赏

    在本布尔山下 1 凭着围绕马理奥提克的轻波的 那些圣人所说的一切,起誓说, 阿特勒斯的女巫确确实实知道, 讲了出来,还让一只只鸡叫。

    2022-07-26

  • 叶芝《一九一六年复活节》诗歌原文欣赏

    一九一六年复活节 我在日暮时遇见过他们, 他们带着活泼的神采 从十八世纪的灰色房子中 离开柜台或写字台走出来。 我走过他们时曾

    2022-07-26

  • 叶芝《思想的气球》诗歌原文欣赏

    思想的气球 双手,依照给你的吩咐去做; 牵引着思想的气球 膨胀并且飘曳在风中 抵达它狭隘的棚屋。

    2022-07-26

  • 叶芝《圣徒和驼子》诗歌原文欣赏

    圣徒和驼子 起立,举起你的手然后开始 祈福 为一个品尝着惨烈痛楚的男人 在回味他已丧失的名声的过程中。 一位罗马的凯撒也已屈服

    2022-07-26

  • 叶芝《驶向拜占庭》诗歌原文欣赏

    驶向拜占庭 那不是老年人的国度。青年人 在互相拥抱;那垂死的世代, 树上的鸟,正从事他们的歌唱; 鱼的瀑布,青花鱼充塞的大海, 鱼、兽

    2022-07-26

  • 叶芝《旋转》诗歌原文欣赏

    旋转 旋转!旋转!古老的石脸,向前望去; 想得太多的事呵,就再也不能去想; 因为美死于美,价值死于价值, 古老的特征已在人的手中消亡。

    2022-07-25

  • 叶芝《我的书本去的地方》诗歌原文欣赏

    我的书本去的地方 我所学到的所有言语, 我所写出的所有言语, 必然要展翅,不倦地飞行, 决不会在飞行中停一停, 一直飞到你悲伤的心所在

    2022-07-25

  • 叶芝《天青石雕——至哈利*克利夫顿》诗歌原文欣赏

    天青石雕至哈利*克利夫顿 我听到歇斯底里的女人们声称, 她们已腻了调色板和提琴弓, 腻了那永远是欢乐的诗人; 因为每一个人都懂,至少

    2022-07-25

  • 叶芝《他讲着绝伦的美》诗歌原文欣赏

    他讲着绝伦的美 哦云一般白的眼脸,梦色朦胧的眼睛, 一辈子,诗人们辛辛苦苦地干, 在韵律中建造一种美的绝伦, 却一下子就给女人的顾盼推

    2022-07-19

  • 叶芝《那丧失的东西》诗歌原文欣赏

    那丧失的东西 我歌唱那丧失的东西而惧怕那赢得的东西, 我行走在一场重新再打一遍的战役中, 我的皇帝,丧失的皇帝,我的士兵,丧失的士兵,

    2022-07-19

作品人物网郑重声明:本站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旨在传播更多的信息,版权为原作者所有。若有不合适的地方,请联系本站删除。
红楼梦 水浒传 西游记 三国演义 儒林外史 金瓶梅 诗经 史记 聊斋志异 楚辞 论语 道德经 庄子 山海经 颜氏家训 曾国藩文集 安徒生童话 格林童话 一千零一夜 伊索寓言 中国寓言 经典寓言 经典童话 成语故事 网站地图 编制招聘网
为你解读好作品
作品人物网vrrw.net 2016-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