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波利奈尔诗歌《生命献给爱》原文及赏析

【导语】:

〔法国〕 阿波利奈尔 1 爱已在你双臂中死去 你忆起曾与它相逢 它死了而你重温旧梦 它归来再与你相逢 又一个春天属于过去 我梦见它脉脉柔情 别了别了逝去的季节 你复归时仍那么柔情 2 哦我

  〔法国〕 阿波利奈尔

  1

  爱已在你双臂中死去

  你忆起曾与它相逢

  它死了而你重温旧梦

  它归来再与你相逢

  又一个春天属于过去

  我梦见它脉脉柔情

  别了别了逝去的季节

  你复归时仍那么柔情

  2

  哦我的弃却的青春

  像花冠一样枯萎凋殒

  而如今来临的季节

  带来的是猜疑和轻蔑

  这景色是画布制就

  一条假的血河在流

  在盛开着星星的树下

  唯一的行人是个小丑

  一道寒光在扬尘戏耍

  照着布景和你的面颊

  一声枪响一声尖叫

  阴影里有个画像微笑

  镜框的玻璃已经碎裂

  一种难以捉摸的旋律

  在声音和思想间犹豫

  在未来和回忆间游移

  哦我的弃却的青春

  像花冠一样枯萎凋殒

  而如今来临的时日

  带来的是悔恨和理智

  (飞白 译)

  《生命献给爱》是诗人失恋后痛苦、无奈甚至有些变形的心灵状态的自述。1907年诗人与学绘画的姑娘玛丽·罗朗森相遇并产生了狂热的爱恋,可是两人情感发展波波折折,终于在1912年分手。这次失恋,诗人心灵蒙受重创,那道深长的伤口不时把他的诗作涂染上一层或浓或淡的血痕,让读者感觉到一个生命内在的悲哀和隐藏的不幸。《密拉波桥》便是悼祭这场恋情的不朽绝唱,而《生命献给爱》是记述这次失恋后复杂叠变心态的又一篇佳作。密拉波桥上的诗人面对流水,感受着世事流变无常不可挽留的洪浑的宇宙回音,悟出一种超然洒脱的心灵境界,风格显得淡泊,深沉。对失恋,在流动与静止的比照中寻到一种哲理的解悟方式,有些超脱的味。这时的诗人更像一个哲人,热烈而又冷静。而《生命献给爱》中我们则看到一个道道地地的血肉之躯,把整个生命扑向爱,爱得痴迷,爱得炽烈,爱得无法脱身。一旦失恋,他沉湎,他叹息,他焦灼,他不宁,他冷嘲,他苦笑,他全然没有了哲人的冷静,他让自己掉进苦难笼子里的心灵到处乱撞,然后把撞伤撞痛的感觉揉进诗行。生命这一刻是全然献给爱了。

  全诗由两部分组成。每个部分都以一个独特的视角探视“生命献给爱”的生命内在情态。第一部分,生命被温情熨贴着,情调温和而舒软,诗句从性灵暖处流出,心灵在对以往柔情的回感中发出喃喃絮语:“爱已在你双臂中死去/你忆起曾与它相逢/它死了而你重温旧梦/它归来再与你相逢”。爱已死去,诗人却面对爱的芳魂不舍依依,流连难返。诗人用一种回旋往复的句型“忆起”“相逢”“重温”“归来”,吻合着缠绵萦回的情感律动,突现一种沉湎状态:生命已没入爱河,抛却不了的除了“相逢”还是“相逢”,续不完的总是旧日的春梦。“我梦见它脉脉柔情/别了别了逝去的季节/你复归时仍那么柔情”,爱本已死去,但并非所有的死亡,都通向荒凉的遗忘,“柔情”“柔情”,这实实在在的爱的内涵,如果你用生命每个细胞去体会过,又怎么会随着爱的终止而抹去?! 写在眼睛里的再不会褪去。所以自然是梦里脉脉,归来依依。“别了别了”那哀婉无奈的呼告更反衬出别不了的似水柔情。诗人这时的情态应该是一种沉迷的痴狂,是睁着眼沉睡在梦里,眼里一种迷离的恍惚托一双热烈的眸子。诗的第二段,情调突变,诗人仿佛从沉迷中醒来,骤然起身,脸上是近乎于冷忍的笑,眼中迷离的柔和被焦灼的痛苦烧干,沉静的恋缅转为激切的慨叹:“哦我的弃却的青春/像花冠一样枯萎凋殒/而如今来临的季节/带来的是猜疑和轻蔑”。突然猜疑起来,突然满怀轻蔑,不在把过去的那场爱看作是一次真正的爱的体验,只把它当作一纸“画布制就”的景色,那生命的悸动只不过是“一条假的血河在流”,那“盛开着星星的树下”的“行人”——“我”——一个情侣,只不过是在一场闹剧中扮演了一个“小丑”。不过是布景前的一场戏,随着“一声枪响一声尖叫,“镜框的玻璃”“碎裂”了,一场戏在不是完满的结局中结束,只留下“一种难以捉摸的旋律”,说不清是苦是悲的心曲而已。这一段从表面看起来,好像是从对往情的沉迷中解脱出来,其实则是陷入了更深的迷狂,甚至是失恋的极度痛苦令他心态变形了。这胡乱的猜疑,这极度的轻蔑,这刻薄的冷嘲,这冷酷的譬喻,都表明他把生命投诸爱,已太深太深,失恋则把痛苦堆满他生命的各个角落,他只能或者以沉湎柔情来排遣,或者以狂燥嘲讽来宣泄,总之他的生命经过这一场爱恋再也无法安宁。诗人如此抓住失恋后的两种表现情态,从两个反差极大却又对立统一的角度呈现“生命献给爱”的生命状态,表明诗人对爱情的至深投入乃至全然的献身。

  此诗在结构以及意象的创造上表现了极强的先锋派特色。结构上,诗人是在表象和内容的两个大的转折中突现意绪情结的。表象上的转折即由第一段的缠绵柔情突然转变为第二段的冷言冷语,嘲讽挖苦,这看起来像是逆反了“生命献给爱”的主旨,而实际却是内含上的一个转折,回溯初衷,冷言反讽的激烈与刻苛恰恰说明无法从往日的柔情中淡然抽身,说明投入之深。这种利用感情上反差强烈的大波大动构筑诗篇,一方面符合失恋人苦闷彷徨、矛盾易变,烦无所措的情绪节奏,一方面也在反差中凸出要凸现的意绪。在意象的创造上,本诗更具特色,诗人采用迅速跳跃而又连续的电影手法摄取现实的抑或想象的种种镜头,如画布上“假的血河在流”、“盛开着星星的树下”“阴影里有个画像微笑”、“镜框的玻璃已经碎裂”、“难以捉摸的旋律”等等,构成杂乱无章的意境,给人以荒诞离奇之感,然而又能在这荒诞离奇中索出诗人情绪波动的轨迹,体现了未来主义和超现实主义的“非理性组合”风格,表明诗人在非理性的潜意识领域的刻意拓展,为其成为先锋派领袖诗人奠下基础。

相关推荐 无相关信息  

手机访问 作品人物网

热门推荐
  • 叶芝《湖心岛茵尼斯弗利岛》诗歌原文欣赏

    湖心岛茵尼斯弗利岛 我就要起身走了,到茵尼斯弗利岛, 造座小茅屋在那里,枝条编墙糊上泥; 我要养上一箱蜜蜂,种上九行豆角, 独住在蜂声

    2022-07-26

  • 叶芝《当你老了》诗歌原文欣赏

    当你老了 当你老了,白发苍苍,睡意朦胧, 在炉前打盹,请取下这本诗篇, 慢慢吟诵,梦见你当年的双眼 那柔美的光芒与青幽的晕影; 多少人真情

    2022-07-26

  • 叶芝《柯尔庄园的天鹅》诗歌原文欣赏

    柯尔庄园的天鹅 树木披上了美丽的秋装, 林中的小径一片干燥, 在十月的暮色中,流水 把静谧的天空映照, 一块块石头中漾着水波, 游着五十

    2022-07-26

  • 叶芝《基督重临》诗歌原文欣赏

    基督重临 在向外扩张的旋体上旋转呀旋转, 猎鹰再也听不见主人的呼唤。 一切都四散了,再也保不住中心, 世界上到处弥漫着一片混乱, 血

    2022-07-26

  • 叶芝《丽达与天鹅》诗歌原文欣赏

    丽达与天鹅 突然袭击:在踉跄的少女身上, 一双巨翅还在乱扑,一双黑蹼 抚弄她的大腿,鹅喙衔着她的颈项, 他的胸脯紧压她无计脱身的胸脯。

    2022-07-26

  • 叶芝《在本布尔山下》诗歌原文欣赏

    在本布尔山下 1 凭着围绕马理奥提克的轻波的 那些圣人所说的一切,起誓说, 阿特勒斯的女巫确确实实知道, 讲了出来,还让一只只鸡叫。

    2022-07-26

  • 叶芝《一九一六年复活节》诗歌原文欣赏

    一九一六年复活节 我在日暮时遇见过他们, 他们带着活泼的神采 从十八世纪的灰色房子中 离开柜台或写字台走出来。 我走过他们时曾

    2022-07-26

  • 叶芝《思想的气球》诗歌原文欣赏

    思想的气球 双手,依照给你的吩咐去做; 牵引着思想的气球 膨胀并且飘曳在风中 抵达它狭隘的棚屋。

    2022-07-26

  • 叶芝《圣徒和驼子》诗歌原文欣赏

    圣徒和驼子 起立,举起你的手然后开始 祈福 为一个品尝着惨烈痛楚的男人 在回味他已丧失的名声的过程中。 一位罗马的凯撒也已屈服

    2022-07-26

  • 叶芝《驶向拜占庭》诗歌原文欣赏

    驶向拜占庭 那不是老年人的国度。青年人 在互相拥抱;那垂死的世代, 树上的鸟,正从事他们的歌唱; 鱼的瀑布,青花鱼充塞的大海, 鱼、兽

    2022-07-26

  • 叶芝《旋转》诗歌原文欣赏

    旋转 旋转!旋转!古老的石脸,向前望去; 想得太多的事呵,就再也不能去想; 因为美死于美,价值死于价值, 古老的特征已在人的手中消亡。

    2022-07-25

  • 叶芝《我的书本去的地方》诗歌原文欣赏

    我的书本去的地方 我所学到的所有言语, 我所写出的所有言语, 必然要展翅,不倦地飞行, 决不会在飞行中停一停, 一直飞到你悲伤的心所在

    2022-07-25

  • 叶芝《天青石雕——至哈利*克利夫顿》诗歌原文欣赏

    天青石雕至哈利*克利夫顿 我听到歇斯底里的女人们声称, 她们已腻了调色板和提琴弓, 腻了那永远是欢乐的诗人; 因为每一个人都懂,至少

    2022-07-25

  • 叶芝《他讲着绝伦的美》诗歌原文欣赏

    他讲着绝伦的美 哦云一般白的眼脸,梦色朦胧的眼睛, 一辈子,诗人们辛辛苦苦地干, 在韵律中建造一种美的绝伦, 却一下子就给女人的顾盼推

    2022-07-19

  • 叶芝《那丧失的东西》诗歌原文欣赏

    那丧失的东西 我歌唱那丧失的东西而惧怕那赢得的东西, 我行走在一场重新再打一遍的战役中, 我的皇帝,丧失的皇帝,我的士兵,丧失的士兵,

    2022-07-19

作品人物网郑重声明:本站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旨在传播更多的信息,版权为原作者所有。若有不合适的地方,请联系本站删除。
红楼梦 水浒传 西游记 三国演义 儒林外史 金瓶梅 诗经 史记 聊斋志异 楚辞 论语 道德经 庄子 山海经 颜氏家训 曾国藩文集 安徒生童话 格林童话 一千零一夜 伊索寓言 中国寓言 经典寓言 经典童话 成语故事 网站地图 编制招聘网
为你解读好作品
作品人物网vrrw.net 2016-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