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一声不响的耐心的蜘蛛, 我注意到它在一个小小的岬角上孤零零地站着, 注意到它为了探测四周茫茫无际的空间, 而怎样从它自己身上发射出细丝,细丝,细丝, 老是在抽出它们,老是在不倦地迅
叶芝《湖心岛茵尼斯弗利岛》诗歌原文欣赏
湖心岛茵尼斯弗利岛 我就要起身走了,到茵尼斯弗利岛, 造座小茅屋在那里,枝条编墙糊上泥; 我要养上一箱蜜蜂,种上九行豆角, 独住在蜂声
2022-07-26
一个一声不响的耐心的蜘蛛, 我注意到它在一个小小的岬角上孤零零地站着, 注意到它为了探测四周茫茫无际的空间, 而怎样从它自己身上发射出细丝,细丝,细丝, 老是在抽出它们,老是在不倦地迅
(邹绛 译)
一般人总认为惠特曼以长诗名世,以奔放质朴的风格称绝。其实也不尽然。只要细读一下《草叶集》,我们不难发现其中亦有不少神秘隽永、警奇清新的小诗。 《一个一声不响的耐心的蜘蛛》便是这类小诗中的名篇。
这首诗作于一八六二至一八六三年间。当时《草叶集》仍处于毁誉参半的时期,诗人心灵深处常有一种世无知音的寂寞悲凉。在这种意义上讲, 《一个不声不响的耐心的蜘蛛》所表现的孤寂与寻觅应该是诗人心境的真实写照。在这首诗里,惠特曼一反往日那种雄健、豪放、明快的诗风,为我们塑造了一个坚忍而孤独的探索者的形象。
全诗虽然两节十行, 但实际上只有两个句子。一句作起,一句作结;一句咏物,一句喻己,流吐毫不费力,而不尽之意已在篇外。在诗人笔下,我们看到一只孤零零的蜘蛛爬在一块荒僻凄清的海角上。它深陷于波涛汹涌的大海的包围之中,孤立无援。但是它却不愿在绝望中等待,而是面对茫茫无际的大海苦苦地、耐心地探索着。它不断地从体内排出长长的丝来,试图把它们编织成一座通向大洋彼岸的桥,在海天之间找到希望。这里浩翰的大海与渺小的蜘蛛形成鲜明的反衬。壮阔者愈见壮阔,渺小者愈见渺小。仅寥寥几笔,诗人便将深邃悠远的意境、苍凉静谧的气氛和蜘蛛不甘寂寞、努力探索的形象生动地点染出来。紧接着,诗人笔锋一转,顺势托出全诗主旨,慨叹起自己在人世间的环境来。在这广阔的世界上他不是同样象只挂在游丝上的蜘蛛吗?他不是同样在执著地追求着希望,寻觅着知音吗?他苦思冥想,不断探索。他真希望有一天他的游丝能“挂住什么地方哟,哦,我的灵魂。”好一个荡气回肠的“哦”字,它既表达了诗人心底真切的愿望,也道出了诗人灵魂深处的孤寂苍凉。
这首诗构思新颖,比喻准确,衔接浑成,读后使人感到形往神留。如果把这首诗同诗人的《自己之歌》作一个比较, 我们不难发现这两首诗的风格、情调迥然不同。难怪有些评论家会觉得这首诗不象是出自惠特曼那粗犷豪放的歌喉,而更象是出自狄金森那纤细娇弱的手。 其实这并不奇怪, 因为惠特曼的诗才和驾驶文字的能力是多方面的。
(赵洁陆)
相关推荐 无相关信息天青石雕至哈利*克利夫顿 我听到歇斯底里的女人们声称, 她们已腻了调色板和提琴弓, 腻了那永远是欢乐的诗人; 因为每一个人都懂,至少
2022-07-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