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一多诗歌《幻中之邂逅》原文及赏析

【导语】:

太阳落了,责任闭了眼睛, 屋里朦胧的黑暗凄酸的寂静, 钩动了一种若有若无的感情, 快乐和悲哀之间底黄昏。 仿佛一簇白云,蒙蒙漠漠, 拥着一只素氅朱冠的仙鹤 在方才淌进的月光里浸

  太阳落了,责任闭了眼睛,

  屋里朦胧的黑暗凄酸的寂静,

  钩动了一种若有若无的感情,

  ——快乐和悲哀之间底黄昏。  

  仿佛一簇白云,蒙蒙漠漠,

  拥着一只素氅朱冠的仙鹤——

  在方才淌进的月光里浸着,

  那娉婷的模样就是他么?  

  我们都还没吐出一丝儿声响;

  我刚才无心地碰着他的衣裳,

  许多的秘密,便同奔川一样,

  从这摩触中不歇地冲洄来往。  

  忽地里我想要问他到底是谁,

  抬起头来……月在哪里?人在哪里?

  从此狰狞的黑暗,咆哮的静寂,

  便扰得我辗转空床,通夜无睡。  

  《幻中之邂逅》写的是青春期所萌发的爱情幻想,这幻想是甜蜜的,又是隐蔽的,因其甜蜜,才有必要隐蔽起来,又因为隐蔽的作用而愈发甜蜜了。诗歌把这两个微妙的东西传达了出来,颇耐人寻味。

  这首诗作于闻一多就学于清华学校之时。他勤于学业,严于律己,尤其对一些学友中盛行的享乐主义生活方式甚为反感,那些青年学子中常见的爱情风波、桃色事件都与这位典型的“东方老憨”无缘。但是,作为二十来岁的青年人,毕竟有他不容忽视的生理、心理特征。有趣的问题在于:那难以克制的情感冲动在一位总是尽力克制的传统中国人身上又有怎样的曲折表现呢?当然,青春的感情需要是重要的,但这种需要又常常通过一些区别于他人的特殊方式来表现,他可能在不知不觉中会特别珍惜那些短暂的松驰机会(如梦),他很可能会利用这些宝贵的机会自我满足、自我释放;此外,理性意义上的克制压抑也使得他的这些内在的情绪能量逐渐的堆积进来,并逐渐对人的行为方式产生特殊的影响,于是,他也很可能在一些人际交往的细节上变得特别的敏感、特别的富有想象力,也特别的感情丰富。这些“老憨”特色我们也可以用所谓的“甜蜜”与“隐蔽”的关系来概括:“老憨”并非没有情感,理智的压制倒使得他幻想中的情感变得格外的甜蜜,格外值得珍惜。理智的压制作用促使他不时对“甜蜜”加以掩饰和遮蔽,就这样,甜蜜与隐蔽在他的内心深处展开了永不休止的搏斗。

  《幻中之邂逅》生动地传达了这一些心理特征。

  诗从“太阳落了”着笔,这当然不是偶然的起兴,“太阳落了”正是“幻中之邂逅”的必要条件。太阳落了,夜的大幕渐渐降落到为现实秩序所网结起来的人生世界上。道义、责任、理性,甚至还包括对文化继承的那份痴迷与勤奋,那种出自书香门第的社会形象,都统统被裹进了无颜色无等级无优劣的混沌的夜幕之中。夜吞噬、消化了一切,人剩下的是更接近本真状态的“我”,是荡漾着自然情感的“我”,是重新从自身的情感需要出发来进行人生选择的“我”,总而言之,这就是人生中最好的松驰时刻。于是,就在清华学校里 的喧闹结束以后,在一间静悄悄的学生宿舍里,从理性的束缚中暂时解脱出来的闻一多释放出了青春期的感情。

  “屋里朦胧的黑暗凄酸的寂静”,中心在于“凄酸”,“黑暗”中断了他不知疲倦的社会活动,“寂静”让他体验着与世界的隔绝。在笼盖四野的哑默无声的寅夜,形只影单的凄凉感油然而生。是啊,他毕竟来自那么一个温暖和睦的大家庭,被抛落到遥远的北国,初涉人生的辛酸是他人所难以体会的;他毕竟又有着那样独特的个性内涵与人生理想,曲高和寡,这也是必然的社会现象。

  从某种意义上说,“凄酸”是闻一多作为现代诗人在传统化的生存环境中的主要人生体验。就在那勤苦奋勉、孜孜不倦的白日,何尝又不是时时感受着喧闹中的冷落,成功背后的伤疼。不过,这白日里的凄酸与夜深人静时的凄酸还是不大相同的。白日的人是社会的人、集团的人、理性的人、意识的人,他的凄凉辛酸更带有社会性、历史感和理性思辨的意义;夜半的人则是个体的人、情感的人、非理性的人、无意识的人,他的感受属于个体的情感需要。本真状态的闻一多何尝没有过软弱的时刻,何尝不需要异性伴侣的抚慰,只是,在意识的压迫下,对异性的情感需要也变得依稀淡薄、“若有若无”起来。当这一青春期的情感被刚刚激发出来的时候,诗人甚至还不知所措,一时难以表达对它的真切感受,是因幻想的甜蜜性而快乐?还是因甜蜜的幻想性而悲哀呢?诗人自己也说不清楚,或许,这就真是“快乐和悲哀之间底黄昏”吧,黄昏的绚烂常常令人陶醉,给人美的享受,但黄昏却又是极其短暂的,黄昏过后,带给人的是漫长黑夜,是令人沮丧和悲哀的“暗无天日”。

  无论怎么说,幻觉中的爱情还是款款而来了,“蒙蒙漠漠”之中,一团圣洁的白云飘然降临,银色的月光浸泡着素氅朱冠的仙鹤,它娉婷玉立,婀娜多姿……不言而喻,这就是闻一多梦想的异性的化身,诗人并没有立即构想出一位活生生的异性而是采取了这种“梦”的象征形式,自然也属于弗洛依德所分析的“自我压抑”的变形结果。接下来,随着诗人意识的进一步撤除,潜意识的因素又得到了更广泛的涌现,“那娉婷的模样就是他么?”这里,通过与仙鹤意象的叠化,异性的形象已经完整地浮现了出来。“他”何许人也?我们不便作更多的臆断,但显然就是闻一多生活中的一个什么人,他们平素里无缘相近或者因为某些原因而不能相近,于是,“他”(她)的娉婷就只能出现在这半醒半梦之间了。

  紧接着,诗人陷入了他的爱情幻境之中:“我们”默默不语,正襟危坐,绝无亲狎不洁的念头,偶然的一次衣角相碰便在彼此的心中激荡起汹涌的情感浪潮,于是,“我们”的心灵便在这个时刻开始了无声的交流,进入到世间少有的和谐状态。在当代读者看来,这样的爱情方式肯定是过分憨痴、过分迂腐了,但请不要忘了,礼教精神浸润下的传统中国人,恰恰是以这种“无言的默契”为爱情的理想境界。在社会的、理性的层面上,闻一多当然对礼教的束缚深恶痛绝,但就个人的生活方式而言却又是另外一回事了,因为他毕竟生活在现实的中国社会里,诗人后来接受家里为他安排的包办婚姻便是一个证明。

  最后一段写梦幻的消逝。在甜蜜的窃喜中,诗人的意识重新启动了,意识状态的追问使梦境破灭了,意识的黑暗和静寂重新将诗人的无意识遮蔽了,空荡荡的世界里一无所处。但那甜蜜的记忆却不会轻易逝去,诗人回味着、咀嚼着,这才觉得这暗夜何止是凄酸,何止是沉寂,它到处充满着狰狞与咆哮,使人不得安身,他又失眠了。

  闻一多多次因黑夜里的恐怖而辗转反侧,那多半是源于对社会人生的透彻观察和思考,但这一次的失眠却是因为个人的无意识冲动,因为个人情感的需要。

  这首诗在形式上比较修整,属于《红烛》时期多方面的探索之一。第一段的“晴”、“静”、“情”,第二段的“漠”、“鹤”、“着”、“么”,第三段的“响”、“裳”、“样”、“往”,第四段的“谁”、“睡”,均保持了各自的音韵和谐,和谐的尾韵与全诗那种惝恍迷离的梦幻效果相应合,形成了思想艺术的内在统一,亦即闻一多所谓的“内在原素”与“外在原素”的谐调一致。

相关推荐 无相关信息  

手机访问 作品人物网

热门推荐
  • 叶芝《湖心岛茵尼斯弗利岛》诗歌原文欣赏

    湖心岛茵尼斯弗利岛 我就要起身走了,到茵尼斯弗利岛, 造座小茅屋在那里,枝条编墙糊上泥; 我要养上一箱蜜蜂,种上九行豆角, 独住在蜂声

    2022-07-26

  • 叶芝《当你老了》诗歌原文欣赏

    当你老了 当你老了,白发苍苍,睡意朦胧, 在炉前打盹,请取下这本诗篇, 慢慢吟诵,梦见你当年的双眼 那柔美的光芒与青幽的晕影; 多少人真情

    2022-07-26

  • 叶芝《柯尔庄园的天鹅》诗歌原文欣赏

    柯尔庄园的天鹅 树木披上了美丽的秋装, 林中的小径一片干燥, 在十月的暮色中,流水 把静谧的天空映照, 一块块石头中漾着水波, 游着五十

    2022-07-26

  • 叶芝《基督重临》诗歌原文欣赏

    基督重临 在向外扩张的旋体上旋转呀旋转, 猎鹰再也听不见主人的呼唤。 一切都四散了,再也保不住中心, 世界上到处弥漫着一片混乱, 血

    2022-07-26

  • 叶芝《丽达与天鹅》诗歌原文欣赏

    丽达与天鹅 突然袭击:在踉跄的少女身上, 一双巨翅还在乱扑,一双黑蹼 抚弄她的大腿,鹅喙衔着她的颈项, 他的胸脯紧压她无计脱身的胸脯。

    2022-07-26

  • 叶芝《在本布尔山下》诗歌原文欣赏

    在本布尔山下 1 凭着围绕马理奥提克的轻波的 那些圣人所说的一切,起誓说, 阿特勒斯的女巫确确实实知道, 讲了出来,还让一只只鸡叫。

    2022-07-26

  • 叶芝《一九一六年复活节》诗歌原文欣赏

    一九一六年复活节 我在日暮时遇见过他们, 他们带着活泼的神采 从十八世纪的灰色房子中 离开柜台或写字台走出来。 我走过他们时曾

    2022-07-26

  • 叶芝《思想的气球》诗歌原文欣赏

    思想的气球 双手,依照给你的吩咐去做; 牵引着思想的气球 膨胀并且飘曳在风中 抵达它狭隘的棚屋。

    2022-07-26

  • 叶芝《圣徒和驼子》诗歌原文欣赏

    圣徒和驼子 起立,举起你的手然后开始 祈福 为一个品尝着惨烈痛楚的男人 在回味他已丧失的名声的过程中。 一位罗马的凯撒也已屈服

    2022-07-26

  • 叶芝《驶向拜占庭》诗歌原文欣赏

    驶向拜占庭 那不是老年人的国度。青年人 在互相拥抱;那垂死的世代, 树上的鸟,正从事他们的歌唱; 鱼的瀑布,青花鱼充塞的大海, 鱼、兽

    2022-07-26

  • 叶芝《旋转》诗歌原文欣赏

    旋转 旋转!旋转!古老的石脸,向前望去; 想得太多的事呵,就再也不能去想; 因为美死于美,价值死于价值, 古老的特征已在人的手中消亡。

    2022-07-25

  • 叶芝《我的书本去的地方》诗歌原文欣赏

    我的书本去的地方 我所学到的所有言语, 我所写出的所有言语, 必然要展翅,不倦地飞行, 决不会在飞行中停一停, 一直飞到你悲伤的心所在

    2022-07-25

  • 叶芝《天青石雕——至哈利*克利夫顿》诗歌原文欣赏

    天青石雕至哈利*克利夫顿 我听到歇斯底里的女人们声称, 她们已腻了调色板和提琴弓, 腻了那永远是欢乐的诗人; 因为每一个人都懂,至少

    2022-07-25

  • 叶芝《他讲着绝伦的美》诗歌原文欣赏

    他讲着绝伦的美 哦云一般白的眼脸,梦色朦胧的眼睛, 一辈子,诗人们辛辛苦苦地干, 在韵律中建造一种美的绝伦, 却一下子就给女人的顾盼推

    2022-07-19

  • 叶芝《那丧失的东西》诗歌原文欣赏

    那丧失的东西 我歌唱那丧失的东西而惧怕那赢得的东西, 我行走在一场重新再打一遍的战役中, 我的皇帝,丧失的皇帝,我的士兵,丧失的士兵,

    2022-07-19

作品人物网郑重声明:本站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旨在传播更多的信息,版权为原作者所有。若有不合适的地方,请联系本站删除。
红楼梦 水浒传 西游记 三国演义 儒林外史 金瓶梅 诗经 史记 聊斋志异 楚辞 论语 道德经 庄子 山海经 颜氏家训 曾国藩文集 安徒生童话 格林童话 一千零一夜 伊索寓言 中国寓言 经典寓言 经典童话 成语故事 网站地图 编制招聘网
为你解读好作品
作品人物网vrrw.net 2016-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