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二 知及之章 子曰:知及之,仁不能守之;虽得之,必失之。知及之,仁能守之。不庄以莅之,则民不敬。知及之,仁能守之,庄以莅之,动之不以礼,未善也。 孔子以知作为知、仁、勇人
《宋史纪事本末·王安石变法》原文及翻译
原文: 仁宗嘉祐五年五月,召王安石为三司度支判官。安石,临川人,好读书,善属文。曾巩携其所撰以示欧阳修,修为之延誉;擢进士上第,
2022-12-02
三十二 知及之章 子曰:知及之,仁不能守之;虽得之,必失之。知及之,仁能守之。不庄以莅之,则民不敬。知及之,仁能守之,庄以莅之,动之不以礼,未善也。 孔子以知作为知、仁、勇人
三十二 知及之章
子曰:“知及之,仁不能守之;虽得之,必失之。知及之,仁能守之。不庄以莅之,则民不敬。知及之,仁能守之,庄以莅之,动之不以礼,未善也。”

孔子以“知”作为“知”、“仁”、“勇”人格的基本要素与基础,以求仁为目标与归宿。如果失其目标,不能坚守求仁,“知”虽然曾经拥有,但最终仍会失去。
仁者不唯成就自我,且在成就事业。要做成事,仅凭自己是不可能的,非集众人之智与力不可。集众人之智与力,就必须以庄重的精神状态来对待仁,如此才可能感召众人。
精神的状态有时又是模糊的,恰好的庄重很难把握,最好能有客观参照,那就比较容易做。制度化的礼就起到这个作用。据礼以行仁,容易靠谱。
相关推荐 无相关信息原文: 熙宁二年二月庚子,神宗以王安石参知政事。初,帝欲用安石,曾公亮力荐之,唐介言安石难大任:“安石好学而泥古,故议论迂
2022-12-02
原文: 初,石守信、王审琦等皆帝故人,有功,典禁卫兵。赵普数以为言,帝曰:“彼等必不吾叛,卿何忧之深邪?”普曰:“臣
2022-12-02
原文: 祥兴二年二月,崖山破,张弘范谓文天祥日:“能改心以事宋者事今,将不失为宰相也。”天祥日:“国亡不能救,
2022-12-02
原文: 高宗建炎三年,辛未,兀术入建康。杜充叛,降金。癸酉,帝闻杜充败,谓吕颐浩曰:“事迫矣,若何?”颐浩遂进航海之策,其
2022-12-02
原文: 帝遣曹彬等将兵伐江南,彬与诸将入辞,帝戒彬曰:“江南之事一以委卿,切忽暴掠生民,务广威信,使自归顺,不烦急击。”
2022-1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