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莘·西江月赋红白二梅》原文及赏析

【导语】:

  《梅花·西江月赋红白二梅》咏梅花诗鉴赏  汪莘  红白虽分两色,清香总是梅花。早春风日野人家。相对伯夷柳下。爱影拈将灯取,惜香放下帘遮。长安如梦只堪嗟。乐

  《梅花·西江月赋红白二梅》咏梅花诗鉴赏

  汪莘

  红白虽分两色,清香总是梅花。早春风日野人家。相对伯夷柳下。爱影拈将灯取,惜香放下帘遮。长安如梦只堪嗟。乐此应须贤者。

  如果说梅花是中国传统名花,可与菊花、兰花、牡丹等并列,那么在文学作品中,它的地位便更为重要。自古以来写梅的名篇难以胜数,几乎所有的大诗人、大词家都写过梅。人们称赞它的风骨、它的气韵、它的奇香异色。在瀚如烟海的咏梅诗词中,汪莘的这首《西江月》自然难拔头等,但它清丽,朴素,浅近如话,读来自有亲切之感。

  “红白虽分两色,清香总是梅花。早春风日野人家。相对伯夷柳下。”词的上片以白描手法将红梅、白梅的风貌展示在读者面前。红梅颜色艳丽,欺桃压李;白梅气韵高绝,如冰似雪。二者颜色虽异,但其清香却是相同,都占尽梅花的高标品格。在早春微风的日子里,在居住着人家的山野上,红梅、白梅相对而开在柳树下。这里用了一个“伯夷”的典故,取其手足情深的故事,用来比喻红梅、白梅的关系。

  “爱影拈将灯取,惜香放下帘遮。”这是一个对仗句,写了爱梅的心情。因为喜爱梅花的风姿绰约,而将其折取,在灯下观看梅影;因为喜爱梅花的缕缕幽香,而用帘幕遮挡,免得香气随风飘去。“长安如梦只堪嗟。乐此应须贤者。”在《西江月》的结句中,词作者隐隐透露了一点感时怀抱。长安是前朝故都,在诗文中经常作为帝京的借代词,在这里可领会为宋朝旧京。偏安江南的南宋朝廷,恢复旧日河山已成空谈,而在金人蹂躏下,旧日帝京的繁华早已成为如梦往事,满腔忧愤的人们对于这种局面,只有嗟叹而已。而一些利欲薰心之辈,还在抢权夺位,手足相残。面对这格调高标的野外红、白梅,大概只有贤者才能领悟一些什么而进一步欣赏它吧。联系上片的“伯夷柳”的典故,我们是否可以把结句看作是《西江月》的旨趣所在呢?程洛水评汪莘的词时曾说:“叔耕蕴霞笺玉滴之奇,而忧深思远,未易遽班之贺白也。”我们也许可以借助这段评语来理解这首《西江月》吧。

相关推荐
  • 《史达祖·留春令咏梅花》原文及赏析
  • 《赵希㯝·次萧冰崖梅花韵》原文及赏析
  • 《张道洽·梅花》原文及赏析
  • 《白居易·和薛秀才寻梅花同饮见赠》原文及赏析
  • 《王公炜·梅花》原文及赏析
  • 《吴文英·解语花梅花》原文及赏析
  • 《吕诚·梅花》原文及赏析
  • 《景元启·〔双调〕殿前欢梅花》原文及赏析
  • 《盛贞一·梅花》原文及赏析
  • 《高启·梅花》原文及赏析
  •  

    手机访问 作品人物网

    热门推荐
    作品人物网郑重声明:本站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旨在传播更多的信息,版权为原作者所有。若有不合适的地方,请联系本站删除。
    特别推荐
    红楼梦 水浒传 西游记 三国演义 儒林外史 金瓶梅 诗经 史记 聊斋志异 楚辞 论语 道德经 庄子 山海经 颜氏家训 曾国藩文集 安徒生童话 格林童话 一千零一夜 伊索寓言 中国寓言 经典寓言 经典童话 成语故事 网站地图 编制招聘网
    为你解读好作品
    作品人物网vrrw.net 2016-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