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稹·西明寺牡丹》原文及赏析

【导语】:

  《牡丹·西明寺牡丹》咏牡丹诗鉴赏  元稹  花向琉璃地上生,光风炫转紫云英。  自从天女盘中见,直至今朝眼更明。  这首诗是元稹于元和元年(806)以前在长安

  《牡丹·西明寺牡丹》咏牡丹诗鉴赏

  元稹

  花向琉璃地上生,光风炫转紫云英。

  自从天女盘中见,直至今朝眼更明。

  这首诗是元稹于元和元年(806)以前在长安作的一首咏西明寺牡丹花的诗。

  长安西明寺的牡丹花在当时颇为有名。元稹和白居易在长安期间都喜欢到西明寺观赏牡丹花。《全唐诗》卷432载白居易《西明寺牡丹花时忆元九》诗,卷437载白居易《重题西明寺牡丹》诗。元稹这首诗以其明快的笔调、丰富旖旎的联想和极力的比衬,描写赞美了西明寺牡丹花的美丽夺目。

  牡丹乃花中之王,素以雍容富贵著称。诗人赴西明寺观赏牡丹,正是牡丹花绽苞怒放之时。“花向琉璃地上生”一句交待牡丹花生长的环境。诗人眼见之牡丹不是开放在泥地上,也不是开放在花盆里,而是开放在琉璃地中。琉璃是一种名贵的釉料,用琉璃筑成的花坛,阳光一照顿放七彩,非常耀目,与豪华富丽的牡丹花刚好相映成趣。诗的首句,虽然没有直接写牡丹花的富贵,但作者通过侧面烘托的手法,也作了充分渲染暗示。富贵之花开放在名贵的琉璃地上,两者形成一种和谐的美,令人赏心悦目。

  西明寺牡丹花不但“出身”富贵,其色彩也极繁丽,它们在阳光的照耀下,在微风的吹拂下,熠熠生辉,摇曳多姿,就象绚烂夺目的紫云英晶莹闪烁,使人眼炫。诗人用“紫云英”来比牡丹花,不但写出了西明寺牡丹花的光亮,而且还暗示了西明寺牡丹花的颜色——紫色。而紫色牡丹花又是牡丹花中稀有的珍品,因此,西明寺牡丹花更比其他地方的牡丹花贵重。

  诗的一、二两句描写了西明寺牡丹的富贵、美丽和它与众不同的风光。诗人面对如此高贵、美丽的牡丹花,不禁神采飞扬,浮想联翩,他不敢相信这是人间的花朵,太美了,这样的花,人间几时有?身处其间,心驰目摇,依稀仿佛自己曾梦入瑶池,在天女盘中见过此花,如今目睹西明寺的牡丹花,陡觉眼睛为之明亮,原来西明寺的牡丹花比天女盘中之花更富艳迷人。诗人用一个“更”字,引进对比,极力称赏西明寺牡丹之富丽华艳。

  这首诗,在咏物技巧上很有特色,作者采用虚实相间的手法,在亦虚亦实之间把牡丹花的美给描写出来,并在虚实之间为读者保留了大块的想象空间,让每个读者心中也编织一朵美丽的牡丹花。

相关推荐
  • 《白居易·惜牡丹花二首》原文及赏析
  • 《白居易·牡丹芳》原文及赏析
  • 《白居易·白牡丹》原文及赏析
  • 《白居易·秋题牡丹丛》原文及赏析
  • 《徐凝·题开元寺牡丹》原文及赏析
  • 《李益·牡丹一作咏牡丹赠从兄正封》原文及赏析
  • 《徐凝牡丹》原文及赏析
  • 《张又新·牡丹》原文及赏析
  • 《温庭筠·夜看牡丹》原文及赏析
  • 《温庭筠·牡丹二首》原文及赏析
  •  

    手机访问 作品人物网

    热门推荐
    作品人物网郑重声明:本站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旨在传播更多的信息,版权为原作者所有。若有不合适的地方,请联系本站删除。
    特别推荐
    红楼梦 水浒传 西游记 三国演义 儒林外史 金瓶梅 诗经 史记 聊斋志异 楚辞 论语 道德经 庄子 山海经 颜氏家训 曾国藩文集 安徒生童话 格林童话 一千零一夜 伊索寓言 中国寓言 经典寓言 经典童话 成语故事 网站地图 编制招聘网
    为你解读好作品
    作品人物网vrrw.net 2016-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