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益·牡丹一作咏牡丹赠从兄正封》原文及赏析

【导语】:

  《牡丹·牡丹一作咏牡丹赠从兄正封》咏牡丹诗鉴赏  李益  紫蕊丛开未到家,却教游客赏繁华。  始知年少求名处,满眼空中别有花。  李益的这首《牡丹》诗,又题

  《牡丹·牡丹一作咏牡丹赠从兄正封》咏牡丹诗鉴赏

  李益

  紫蕊丛开未到家,却教游客赏繁华。

  始知年少求名处,满眼空中别有花。

  李益的这首《牡丹》诗,又题作《咏牡丹赠从兄正封》。正封,名李正封,字中护,元和二年(公元807年)登进士第,文宗时为中书舍人。李益的这首诗正是为赠送他而作的。

  这是一首将咏物和赠答巧妙结合起来的诗作,也是一首包含哲理的诗。诗下笔伊始就通过描绘牡丹丛开景象和游人赏花情景,在我们眼前展现了一幅游人赏花图。牡丹中名贵品种有姚黄、魏紫、紫檀、紫腻、紫云翔等名目,“紫蕊丛开”当指上面这类紫色花朵。一个有趣的现象是,丛开的紫蕊虽已预示春天的来临,但毕竟还不是众芳争艳的时刻,然而游客众多,观者如云。产生这种令人费解现象的原因何在呢?诗人以其特有的敏锐,不仅发现了其中的缘故,而且引出了生活的哲理。因为赏花的游客就好象热衷功名的青年一样,那些“少年”,热情奔放,充满幻想,向往在社会人生事业上获得成功,尽管生活其实充满坎坷,面临的前途其实布满黑暗与险恶,但他们不可能也不愿意去考虑这些。他们眼中的世界,只是以希望、热情、幻想粉饰成的虚幻世界。在诗人眼里看来,游人赏花正是这样,牡丹并未盛开,她的如火如荼的壮观景色并未出现,但游人却已纷至沓来赏繁华了,只能说明观赏者所赏的恐怕并不是那“未到家”的紫蕊,而是“满眼空中别有花”。观赏者将自己的希望、心情作用于审美客体,眼中出现了一个有别真正客体的形象。

  这首诗成功地将哲理熔进形象,叙事和议论精巧结合,读后令人久久不忍掩卷,其巧妙之处主要在于比喻的运用。从全诗看,开始两句既是阐发哲理的基础,亦是比喻的本体;结尾两句既说明了前二句诗中现象产生的原因,又是比喻的喻体。反之,“少年求名”、“满眼空中别有花”也可看成比喻的本体,而“游客赏繁华”也就可以作为喻体出现。抽象的议论因比喻的运用而形象生动,耐人寻味。

相关推荐
  • 《徐凝·牡丹》原文及赏析
  • 《张又新·牡丹》原文及赏析
  • 《温庭筠·夜看牡丹》原文及赏析
  • 《温庭筠·牡丹二首》原文及赏析
  • 《陈标·僧院牡丹》原文及赏析
  • 《李商隐·牡丹》原文及赏析
  • 《李商隐·牡丹》原文及赏析
  • 《李商隐·僧院牡丹》原文及赏析
  • 《薛能·牡丹四首(选一)》原文及赏析
  • 《韩琮·牡丹》原文及赏析
  •  

    手机访问 作品人物网

    热门推荐
    作品人物网郑重声明:本站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旨在传播更多的信息,版权为原作者所有。若有不合适的地方,请联系本站删除。
    特别推荐
    红楼梦 水浒传 西游记 三国演义 儒林外史 金瓶梅 诗经 史记 聊斋志异 楚辞 论语 道德经 庄子 山海经 颜氏家训 曾国藩文集 安徒生童话 格林童话 一千零一夜 伊索寓言 中国寓言 经典寓言 经典童话 成语故事 网站地图 编制招聘网
    为你解读好作品
    作品人物网vrrw.net 2016-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