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德裕·红桂树》原文及赏析

【导语】:

  《桂花·红桂树》咏桂花诗鉴赏  李德裕  欲求尘外物,此树是瑶林。  后素合馀绚,如丹见本心。  妍姿无点辱,芳意讬幽深。  愿以鲜葩色,凌霜照碧浔。  李德

  《桂花·红桂树》咏桂花诗鉴赏

  李德裕

  欲求尘外物,此树是瑶林。

  后素合馀绚,如丹见本心。

  妍姿无点辱,芳意讬幽深。

  愿以鲜葩色,凌霜照碧浔。

  李德裕很喜爱桂树。这首咏桂花诗是他的《春暮思平泉杂咏二十首》中一首。诗题下有小注说:“此树白花红心,因以为号。”李德裕罗致在平泉别墅这株桂花开得很有特点,称之为红桂。这首诗写作年代,据傅璇琮《李德裕年谱》定为开成五年庚申(804)扬州淮南。平泉即李德裕苦心经营的平泉别墅,地在洛阳附近三十余里。李德裕《平泉草木记》说:“余二十年间,三守吴门,一莅淮服,嘉树芳草,性之所耽,或致自同人,或得于樵客,始则盈尺,今已半寻……又得番禺之山茶,宛陵之紫丁香,会稽之百叶木芙蓉、百叶蔷薇……复得宜春之笔树楠、稚子金荆、红笔、密蒙、句粟木”。结果,平泉在当时成为很有名气的园林别墅。由于李德裕的权势,“天下奇花异草,珍松怪石,靡不毕具”(《贾氏谈录》)以致有人写诗道:“陇右诸侯供鸟语,日南太守送花钱”。(《剧谈录》)当时诗人刘禹锡、白居易等都曾往游其中,与之唱和,白居易自称:“洛客最闲唯有我,一年四度到平泉。”(《醉游平泉》)

  诗的一、二句“欲求尘外物,此树是瑶林。”便径直说桂树非人世间俗物,乃是上天仙界瑶林之树。与李同时代的白居易《东城桂》中说:“遥知天上桂花孤,试问嫦娥更要无? 月宫幸有闲田地,何不中央种两株?”也是将桂树与神话传说中月中桂相关连。接着三、四句是描绘桂花的花的颜色,突出了眼前红桂树花的特点是“后素合馀绚,如丹见本心。”与诗下题注所说白花红心相符。李德裕《月桂》诗题下注:“出蒋山,浅黄色。”《山桂》题下注:“此花紫色,英藻繁缛。”可见作者对桂花种类、色泽辨析得很细致。对红丹桂的观察也是细致入微的。如果说“素”和“丹”写出了此桂花的颜色特征的话,那么,“妍姿无点辱,芳意托幽深”两句,便是就红桂树白花红心这不同寻常特征的进一步引申生发。姿质美好,冰清玉洁,绝无些微瑕疵可点辱,这是对白花红心桂花的精神品格的刻划。从形到神都形象地表明此桂乃尘外之物,实乃仙界之瑶株,绝非流俗中寻常花木可比。这两联的着意描绘是这首诗的关键之处,对仗工稳而形象鲜明。最后结尾说:“愿以鲜葩色,凌霜照碧浔。”以桂花自语口吻表白愿意以自己鲜艳红白相映奇葩,傲霜而立,映照在碧水边。浔,水边深处。《淮南子·原道训》中有“故虽游于江浔海裔。”这实际是点明此树所处之地乃是临水之岸,是山居别墅的一角。桂花一般是每年中秋八月开花,花期也较长。李德裕这里说“凌霜照碧浔”足见这种白花心红的桂花,不仅颜色令人注目,而且花期很长还有傲霜寒的品格,更令人肃然起敬。作者对桂花的赏爱之意,眷恋之情也自然流露其中,使读者不知不觉也受到感染。

  李德裕很喜欢桂花。他在《怀山居邀松阳子同作》中说:“晨思小山桂。”在《山桂》中说“吾爱山中树,繁英满月鲜。”自称“平生爱此树。”他还有一首专门记述搜寻红桂树的诗。诗题很长,记叙了他寻求红桂树的经过。原来洛阳龙门寺敬善寺中红桂树,在伊川一带很有名气,李德裕有心于此,曾在江南任职时,遍访诸搜寻,后来有位陈侍御在剡溪樵客处偶然得到几株。李德裕移植园中,果然,相比之下群芳颜色均不及此树。因而才得知,原来敬善寺那株红桂树是徒有其名的冒牌货。李德裕很得意就写诗说:“昔闻红桂树,独秀龙门侧。越叟遣数株,周人未曾识。平生爱此树,攀玩无由得。君子知我心,因之为羽翼。岂烦嘉客誉,且就清阴息。来自天姥岑,长疑翠岚色。芬芳世所绝,偃蹇枝渐直。 琼叶润不凋,珠英粲如织。 犹疑翡翠宿,想待鹓雏食。宁止暂淹留,终当更封植。”据李德裕《平泉山居草木记》载:“已末岁,又得……剡溪之真红桂。”,这首诗写于开成四年,李德裕在淮南节度使任上。从诗末句“终当更封植”看,李德裕最终是要把红桂树移到平泉别墅中去的。《春暮思平泉杂咏二十首》中《红桂树》很可能就是李在淮南任所搜求到的剡溪真红桂。不管怎样,李德裕对花木树木之喜好确是异乎寻常,而对于桂树尤其格外偏爱。隐逸之士多爱菊、梅,富贵人家常好牡丹,李德裕出身世家,位居台阁,其所好桂,大概是着眼于桂的如丹本心,幽深芳意,非民间寻常之树吧。

相关推荐
  • 《朱松·月桂花》原文及赏析
  • 《桂花雨》的读后感(三篇)
  • 《桂花雨》读后感(三篇)
  • 萧丽红《桂花巷》主要内容简介及赏析
  • 《桂花巷》主要剧情内容简介及赏析
  • 林清玄《菊花羹与桂花露》原文及赏析
  • 琦君《桂花雨》原文及读后感赏析
  •  

    手机访问 作品人物网

    热门推荐
    作品人物网郑重声明:本站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旨在传播更多的信息,版权为原作者所有。若有不合适的地方,请联系本站删除。
    特别推荐
    红楼梦 水浒传 西游记 三国演义 儒林外史 金瓶梅 诗经 史记 聊斋志异 楚辞 论语 道德经 庄子 山海经 颜氏家训 曾国藩文集 安徒生童话 格林童话 一千零一夜 伊索寓言 中国寓言 经典寓言 经典童话 成语故事 网站地图 编制招聘网
    为你解读好作品
    作品人物网vrrw.net 2016-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