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橹·残莲花》原文及赏析

【导语】:

  《荷花·残莲花》咏荷花诗鉴赏  崔橹  倚风无力减香时,涵露如啼卧翠池。  金谷楼前马嵬下,世间殊色一般悲。  这是一首惜花诗。诗人即景咏怀,以寄感慨。  

  《荷花·残莲花》咏荷花诗鉴赏

  崔橹

  倚风无力减香时,涵露如啼卧翠池。

  金谷楼前马嵬下,世间殊色一般悲。

  这是一首惜花诗。诗人即景咏怀,以寄感慨。

  首先写眼前景:秋池里即将凋谢的莲花,香消色减,无力抵抗萧瑟的秋风,有些花瓣经不住秋露的重压,象一个倍受欺凌的女人,含泪卧在池水中啜泣,这是多么凄凉的景象啊! 令人情不能堪。自然界是这样,人世间又何尝不是如此呢? 接着写意中景:面对这残败的景象,诗人想,豪富的妓女绿珠,美艳非凡,然而不能自主命运而坠金谷楼身死;又想起那倾国倾城的杨贵妃,“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长恨歌》),想当年是何等的“承恩泽”、“后宫佳丽三千人,三千宠爱在一身”(《长恨歌》),然而,到头来也落得个“马嵬坡下泥土中,不见玉颜空死处”(《长恨歌》)的下场;她们不也正象这残败的莲花一样悲惨吗?可见,“世间殊色一般悲”呀。诗人在这里表达了无限怜惜之情。

  很显然,这首诗的主题不仅是抒发“花无百日红”、“好景不常在”的感慨,更重要的是寄寓了诗人对妇女命运的深切同情。这也是这首惜花诗在立意上的独到之处。

  就构思和艺术手法而言,这首诗也有值得拈出之处。那就是把记实和遐想相结合,把眼前景与意中景相并列。前两句以拟人的手法写莲花的凋零形态是记实;后两句写历史上的美女绿珠和杨玉环的悲惨结局是遐想,并且又以人喻花。

  陆机在《文赋》中指出,作者在构思时,可以观古今于须臾,抚四海于一瞬。刘勰在《文心雕龙·神思篇》中也说:“文之思也,其神远矣,故寂然凝虑,思接千载,悄焉动容,视通万里。”这些话说明文思是最活跃的,是不爱时空限制的,因此在诗人的笔下,同一空间里可以呈现不同的时间;同一时间里,也可以呈现不同的空间。如王播的《题木兰院》:“三十年前此院游,木兰花发院新修;如今再到经行处,树老无花僧白头”就属于前者。而崔橹的这首惜花诗则属于后者。现代的电影艺术,有时采用叠影手法来处理回忆与遥想的镜头,有时使银幕上映出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画面,使观众同时看到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空间里出现的不同场景。这首诗运用的手法正与此相同。它使读者在一首诗中看到三个空间,既看到莲花残败的景象;又看到金谷楼前绿珠坠楼,以及马嵬坡下杨玉环身死的结局。这样使眼前景与意中景遥相呼应,把花与人的命运连在一起,突现了“世间殊色一般悲”的题旨。

相关推荐
  • 《唐彦谦·黄子陂荷花》原文及赏析
  • 《苏轼·荷花媚荷花》原文及赏析
  • 《张耒·鸡叫子荷花》原文及赏析
  • 《陈与义·菩萨蛮(荷花)》原文及赏析
  • 《曹勋·八音谐赏荷花》原文及赏析
  • 《范成大·满江红荷花》原文及赏析
  • 《曹慎仪·贺新凉荷花》原文及赏析
  • 《吴敬梓·解语花雨后荷花》原文及赏析
  • 《赵孟頫·水龙吟次韵程仪父荷花》原文及赏析
  • 《方岳`鹊桥仙七夕送荷花》原文及赏析
  •  

    手机访问 作品人物网

    热门推荐
    作品人物网郑重声明:本站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旨在传播更多的信息,版权为原作者所有。若有不合适的地方,请联系本站删除。
    特别推荐
    红楼梦 水浒传 西游记 三国演义 儒林外史 金瓶梅 诗经 史记 聊斋志异 楚辞 论语 道德经 庄子 山海经 颜氏家训 曾国藩文集 安徒生童话 格林童话 一千零一夜 伊索寓言 中国寓言 经典寓言 经典童话 成语故事 网站地图 编制招聘网
    为你解读好作品
    作品人物网vrrw.net 2016-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