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达袒·风人松茉莉花》原文及赏析

【导语】:

  《茉莉花·风人松茉莉花》咏茉莉花诗鉴赏  史达袒  素馨柎萼太寒生,多剪春冰。夜深绿雾侵凉月,照晶晶,花叶分明。 人卧碧纱净, 香吹雪练衣轻。 频伽衔得堕南薰, 不

  《茉莉花·风人松茉莉花》咏茉莉花诗鉴赏

  史达袒

  素馨柎萼太寒生,多剪春冰。夜深绿雾侵凉月,照晶晶,花叶分明。 人卧碧纱净, 香吹雪练衣轻。 频伽衔得堕南薰, 不受纤尘。若随荔子华清去,定空埋、身外芳名。借重玉炉沈炷,起予石鼎汤声。

  茉莉花色洁白,香气浓郁,给人以冷香之感。宋人刘克庄诗云:“一卉能薰一室香,炎天犹觉玉肌凉”。本词上片紧紧抓住了这一特征,细腻地描绘了茉莉花的落落芳容。

  “素馨柎萼太寒生,多剪春冰”句:“素馨”是一种花,以白而香得名。“太寒生”是形容十分寒冷的样子。辛弃疾《生查子》词有“岁晚太寒生”的句子。这两句是说,茉莉花象素馨花一样色白而香,又象初春的薄冰一样冷气袭人。接着写茉莉花在明朗月色下的姿容。“绿雾”同“绿云”一样,常用来比喻女子的发髻。这里指绿叶,已经含有拟人的意味。“晶晶”是明亮的意思。这两句写在静静的深夜里,月光如水,照得白花绿叶清晰可见。“人卧碧纱净,香吹雪练衣轻”,这是很工的一组对偶句。“纱”就是纱帐;“净”,这里是洁净之意;“雪练”,是如雪的丝带。从描写的角度上说,这两句是前段状写的升华。展现在读者眼前的,已经不再是一簇簇茉莉,而是一位寂寞佳人,独卧在一尘不染的碧纱帐中,冰肌雪魂,楚楚动人。微风吹拂,送来阵阵幽香,那轻轻摆动的,不是柔细的枝条,而是那月下美人的素带罗襟。

  上片的描绘,颇有点浪漫色彩。但茉莉还是茉莉,所以,下片的诉说,又回到了半花半人的境界。词人为之设想了三种命运,依次排说。“频伽衔得堕南薰,不受纤尘”:频伽是传说中的一种妙音鸟,出入极乐净土、圣地华门。“南薰”,旧时常指温和的教化,这里似指超俗脱凡的宫观殿宇。被神鸟衔自圣地,一尘不染,这倒是一种理想的归宿,只是与我无干;“若随荔子华清去,定空埋、身外芳名”:华清,即华清宫,是唐明皇和杨贵妃避暑之地。贵妃喜食鲜荔枝,每年都从海南飞马以进。茉莉与荔枝同生海南,又恰在荔枝果熟时开花,因而词人有此咏叹。随荔枝去华清,不过是趋炎附势,故谓“空埋身外芳名”。这第二种命运,实在可惜;在词人看来,最称心的还是“借重玉炉沈炷,起予石鼎汤声”! “玉炉沈炷”,指旺盛的炉火,陆游有“竹炉重炷海南沉”的诗句(《夏日杂题》);石鼎,是古代石制的煎烹器具,范成大有“石鼎飕飕夜煮汤”的诗句(《病中绝句》)。这两句的意思是说,茉莉只有借助我红红的炉火,使我石鼎里的茶味更香更浓,才是最令人惬意的归宿。这一段看上去几乎是无聊的文字,实际上是在委婉地表述词人的心迹:是超脱归隐,还是攀龙附凤?暂且品一品香茶吧!平和中隐着忧虑,快意中藏着烦恼。那滚滚的汤声,正伴着词人无限的愁思……

相关推荐
  • 《韩淲·忆秦娥茉莉》原文及赏析
  • 《姜夔·好事近赋茉莉》原文及赏析
  • 《刘克庄·卜算子·茉莉》原文及赏析
  • 红楼梦第六十回原文:茉莉粉替去蔷薇硝 玫瑰露引来茯苓
  • 民歌《茉莉花儿街上卖》原文及赏析
  • 民歌《茉莉花》原文及赏析
  • 《爱如茉莉》读后感(三篇)
  • 泰戈尔诗歌《第一次的茉莉》原文及赏析
  • 杨炽昌《茉莉花》原文及赏析
  • 泰戈尔诗歌《第一次的茉莉》原文赏析
  •  

    手机访问 作品人物网

    热门推荐
    作品人物网郑重声明:本站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旨在传播更多的信息,版权为原作者所有。若有不合适的地方,请联系本站删除。
    特别推荐
    红楼梦 水浒传 西游记 三国演义 儒林外史 金瓶梅 诗经 史记 聊斋志异 楚辞 论语 道德经 庄子 山海经 颜氏家训 曾国藩文集 安徒生童话 格林童话 一千零一夜 伊索寓言 中国寓言 经典寓言 经典童话 成语故事 网站地图 编制招聘网
    为你解读好作品
    作品人物网vrrw.net 2016-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