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佚名·辛夷花》原文及赏析

【导语】:

  《木兰花·辛夷花》咏木兰花诗鉴赏  佚名  含锋新吐嫩红芽,势欲书空映早霞。  应是玉皇曾掷笔,落来地上长成花。  这首咏辛夷花诗主要是就辛夷花又称木笔花

  《木兰花·辛夷花》咏木兰花诗鉴赏

  佚名

  含锋新吐嫩红芽,势欲书空映早霞。

  应是玉皇曾掷笔,落来地上长成花。

  这首咏辛夷花诗主要是就辛夷花又称木笔花这一点立意。传为欧阳炯所作。

  “含锋新吐嫩红芽”一句是写辛夷花初开时情状。《群芳谱》说“正、二月花开,初出枝头。苞长半寸而尖锐,俨如笔头。”“含锋”即花苞如笔锋,“势欲书空映早霞”是承上句而来,写辛夷花开之始有如毛笔含锋,其态势是昂扬指上,好象要大笔书写于苍穹,与早霞相辉映。“嫩红芽”与“映早霞”相应,却也和谐生动,第三、四句则是作者议论之笔,“应是玉皇曾掷笔,落来地上长成花。”想象之语,十分切合辛夷花又名木笔花的特征。

  将辛夷花又名木笔花这一特点写入诗中的,还有唐人吴融《木笔花》:“嫩如新竹管初齐,粉腻红轻样可携。谁与诗人偎槛看,好于笺墨并分题。”吴作的比喻特点是就木笔花的整体形状如笔,较之这首诗中的单就如笔含锋的具体而微的比喻,显得空泛些,特别下句,“粉腻红轻样可携”,很明显是从人与物角度来着眼,说木笔花真象笔,似乎可以以手提携,而这首无名氏诗所强调的却是木笔花自身的态势,所以更显得有生气。吴作后两句议论充分显示了他的赏爱木笔花之情殷殷可鉴,但比较无名氏这首诗结句看未免就有局促之嫌了。这首诗想象玉皇掷笔,落地生花,木笔生花,又含锋向上,势欲书空,文采可与朝霞相映,更显得气概不凡。所以两相比较,这首无名氏之作确有自己独到之处,那就是以美妙切实的联想,描绘了辛夷花形同木笔又名木笔花的这一特征,以其气势动人。花发自地上,指向天空,天空落笔,至地成花。其气势之大是由于诗人紧紧抓住了木笔书向空这一点,而描述空间至广。同时,又有“含锋”、“红芽”这样细致而微的刻划,可以说是小大由之,虚实结合,是咏辛夷花中难得的好诗。同明代陈继儒《辛夷》:“春雨湿窗纱,辛夷弄影斜。曾窥江彩笔,笔笔忽生花。”张新《辛夷》:“梦中曾见笔生花,锦字还将气象夸。谁信花中原有笔,毫端方欲吐春霞”两首诗相比较,更可以看出这首佚名的咏辛夷诗可贵之处。其中前两句“含锋新吐嫩红芽,势欲书空映早霞”可以看作是写木笔花的绝唱。

相关推荐
  • 《白居易·戏题木兰花》原文及赏析
  • 《白居易·题令狐家木兰花》原文及赏析
  • 《徐凝·和白使君木兰花》原文及赏析
  • 《陈允平·木兰花慢赋牡丹》原文及赏析
  • 《陈允平·木兰花慢赋牡丹》原文及赏析
  • 《姚云文·木兰花慢清明后赏牡丹》原文及赏析
  • 《姚云文·木兰花慢清明后赏牡丹》原文及赏析
  • 《刘仙伦·木兰花慢秋日海棠》原文及赏析
  • 《龚自珍·减字木兰花咏海棠》原文及赏析
  • 《何五云·减字木兰花冬日咏梅》原文及赏析
  •  

    手机访问 作品人物网

    热门推荐
    作品人物网郑重声明:本站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旨在传播更多的信息,版权为原作者所有。若有不合适的地方,请联系本站删除。
    特别推荐
    红楼梦 水浒传 西游记 三国演义 儒林外史 金瓶梅 诗经 史记 聊斋志异 楚辞 论语 道德经 庄子 山海经 颜氏家训 曾国藩文集 安徒生童话 格林童话 一千零一夜 伊索寓言 中国寓言 经典寓言 经典童话 成语故事 网站地图 编制招聘网
    为你解读好作品
    作品人物网vrrw.net 2016-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