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畅·蔷薇花》原文及赏析

【导语】:

  《蔷薇·蔷薇花》咏蔷薇诗鉴赏  陆畅  锦窠花朵灯丛醉, 翠叶眉稠裛露垂。  莫引美人来架下,恐惊红片落燕支。  蔷薇花盛产于我国,是最常见的花种之一。花色

  《蔷薇·蔷薇花》咏蔷薇诗鉴赏

  陆畅

  锦窠花朵灯丛醉, 翠叶眉稠裛露垂。

  莫引美人来架下,恐惊红片落燕支。

  蔷薇花盛产于我国,是最常见的花种之一。花色有白、红、粉红之分,这首诗所咏的当是红蔷薇花。在咏花诗中,有的重在描绘其美,有的重在表现其香,有的二者兼具,本诗意在前者。

  诗的前两句,以比拟手法细致地描写了蔷薇花的具体形象。“锦窠”,原意是彩缎挽成的花结,这里用以形容蔷薇花的美丽姿态,它灿烂夺目,光采照人,在花丛中好象喝醉酒似的卧在那里。历代诗人表现花的开放情形,都很注意动词的选用、如“笑”、“含”、“发”等,这里用个“醉”字,极其准确、鲜明,把蔷薇花的丰姿意态活画出来,同时使静态的花富有动态之美,充溢着浓郁的感情色彩,可见诗人在字词上是很下功夫的,起笔不凡。“翠叶眉稠裛露垂”,这一句集中笔墨写花叶,叶子翠绿而又稠密,上面挂满露珠,在阳光雨露的哺育滋润下,分外的娇嫩,它微微地下垂着,好象很害羞的样子。花朵醉卧,花叶低垂,红绿交相辉映,在翠叶的衬托下,不言而喻,花就更显得妩媚增色了。就这样,诗人从花到叶对蔷薇花的整体形象给予了细致的刻画,活现在人们的面前,增强了实感,读其诗如赏其花。

  诗的后两句“莫引美人来架下,恐惊红片落燕支”,又从另一个角度以夸张反衬的手法,进一步地描绘了蔷薇花之美,辟出一个很高的艺术境界。应该说,前两句诗的正面描写已给读者造成了强烈的印象,而要生出一番新意,必须别开生面,于是诗人想到:不要引美人来到花架之下,因为那样会使她脸上擦的胭脂惊落下来的,从而更突出花色的鲜艳动人。这一手法,显然也是继承和吸用了我国古诗中的创作艺术,如李白的《清平调辞》第二首中,有“一枝浓艳露凝香,云雨巫山枉断肠”之句,是写牡丹花极美,即使巫山神女见了也自恨不如。两者艺术表现颇为相类,但此处并非完全摹拟,而是独创。诗人以丰富的想象,虚实相生,更加突出了蔷薇花的形象,具有很强的艺术魅力。就这样,在这首小诗中,由于运用了多种的手法,灵活变化,显得新颖别致,确乎有一唱三叹之妙。

相关推荐
  • 《白居易·戏题新栽蔷薇》原文及赏析
  • 《周振璜·离亭燕蔷薇》原文及赏析
  • 《张新·黄蔷薇》原文及赏析
  • 《史达祖·祝英台近蔷薇》原文及赏析
  • 《杨万里·野蔷薇》原文及赏析
  • 《周邦彦·六丑蔷薇谢后作》原文及赏析
  • 《庄南杰·红蔷薇》原文及赏析
  • 《张碧·林书记蔷薇》原文及赏析
  • 《李建勋·蔷薇二首》原文及赏析
  • 《储光羲·蔷薇》原文及赏析
  •  

    手机访问 作品人物网

    热门推荐
    作品人物网郑重声明:本站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旨在传播更多的信息,版权为原作者所有。若有不合适的地方,请联系本站删除。
    特别推荐
    红楼梦 水浒传 西游记 三国演义 儒林外史 金瓶梅 诗经 史记 聊斋志异 楚辞 论语 道德经 庄子 山海经 颜氏家训 曾国藩文集 安徒生童话 格林童话 一千零一夜 伊索寓言 中国寓言 经典寓言 经典童话 成语故事 网站地图 编制招聘网
    为你解读好作品
    作品人物网vrrw.net 2016-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