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劭·鸡冠花》原文及赏析

【导语】:

  《鸡冠花·鸡冠花》咏鸡冠花诗鉴赏  张劭  霜后花晴发好姿,枝枝独立媚秋墀。  斗风有胄红缨乱,啼月无声翠羽垂。  茅屋吐蕤留看处,幽人侧帽对谈时。  可知

  《鸡冠花·鸡冠花》咏鸡冠花诗鉴赏

  张劭

  霜后花晴发好姿,枝枝独立媚秋墀。

  斗风有胄红缨乱,啼月无声翠羽垂。

  茅屋吐蕤留看处,幽人侧帽对谈时。

  可知不羡云中响,嘿伴山窗作守雌。

  这首歌咏鸡冠花的七律对鸡冠花的色与形作了形象的描绘刻画。“霜后花晴发好姿,枝枝独立媚秋墀”写鸡冠花秋霜降后开花,枝枝挺秀立于秋阶之下,妩媚多姿。“斗风有胄红缨乱,啼月无声翠羽垂”写鸡冠花在秋风中傲然挺立。“斗”字传神。“红缨乱”,写其花冠有如战士盔帽上的红缨在激战散乱。胄指胄甲。“啼月无声翠羽垂”则又说鸡冠花又好象是报晓雄鸡黎明即啼,但却无声,翠羽是形容其枝叶翠苍鲜明。这是就鸡冠花花形作种种联想,这种联想紧扣花形如鸡冠,进而将其想象成为雄鸡的化身,以物拟物,使鸡冠花的形象鲜明可见。接下一联,作者对鸡冠花的描绘转换了角度。“茅屋吐蕤留看处,幽人侧帽对谈时”,在普通茅屋旁盛开的鸡冠花,又好象是幽居隐士在倾心交谈,互诉心中隐曲。这又是以拟人手法将鸡冠花比作隐士。最后一联“可知不羡云中响,嘿伴山窗作守雌。”则是对鸡冠花作结论性的评述。 “嘿伴山窗作守雌”,守雌,系指以柔道自守,不与人争之意。 雌指雌伏,比喻退藏。《老子·反朴》“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谿。”汉·河上公注:“雄以喻尊,雌以喻卑。人虽知自尊显,当复守之以卑微,去之强梁,就雌之柔和。”唐杜甫《赠崔十三评事公辅》“黠吏因封己,公才或守雌”也即此意。“嘿”,闭口不说话,同“默”,《荀子·不苟》:“君子至德,嘿然而喻。”《晏子春秋》内篇《谏》上“臣闻之,远臣瘖,众口铄金。”张劭这首咏鸡冠花诗用猜测之语说鸡冠花不羡慕声响云中,默默无闻地开放在山野之中秋窗之下,以柔道自守,不与人争,充分体现了它的至德。这一猜测之语也含有赞许之意。鸡冠花虽鲜艳夺目、斗风傲霜,但名气远不如菊、梅名气大。有的人就曾讥讽鸡冠花说“空费栽培污庭砌,到头不若植芝兰”(宋·欧阳沏)。一般达官贵人多喜好牡丹,因它富丽堂皇;雅人隐士也多注目兰菊,因它清高淡雅。而村舍屋旁的鸡冠花,却很得凡夫俗子喜爱。张劭在这首诗中赞美鸡冠花霜后好姿,美化了秋日茅屋;同时,又对它进行了着意刻划,似斗士红缨,似啼晓雄鸡,又好似幽居隐士对谈。虽然在描写手法上由以物拟物——由动物雄鸡拟植物鸡冠花,又转而拟人——将鸡冠花比作对谈隐士,二种比拟显然有着明显的差异,而最后的结局却将这两种比拟之间差异统一起来。不论是作为报晓雄鸡也好,作为对谈隐士也好,都不去追求那声响震惊云霄的轰动效应,而甘愿默默于乡村山野之中。这既是巧妙地描绘了鸡冠花的似鸡啼而无声,似隐士谈而无语的特点,而同时也借此表达了作者的追求与理想。虽然这种追求与理想在封建社会里文人雅士身上屡见不鲜的,但就咏鸡冠花诗说,以形神兼备之笔写鸡冠花其形而及其神,可看作是咏物之作的佳品。

相关推荐
  • 《解缙·白鸡冠花》原文及赏析
  • 《钱士升·鸡冠花》原文及赏析
  • 《许有壬·摸鱼子赋鸡冠花》原文及赏析
  • 《罗邺·鸡冠花》原文及赏析
  • 《王令·白鸡冠花》原文及赏析
  • 《杨万里·宿化斜桥见鸡冠花》原文及赏析
  • 《钱熙·鸡冠花》原文及赏析
  • 伊索寓言《蔷薇与鸡冠花》原文欣赏
  •  

    手机访问 作品人物网

    热门推荐
    作品人物网郑重声明:本站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旨在传播更多的信息,版权为原作者所有。若有不合适的地方,请联系本站删除。
    特别推荐
    红楼梦 水浒传 西游记 三国演义 儒林外史 金瓶梅 诗经 史记 聊斋志异 楚辞 论语 道德经 庄子 山海经 颜氏家训 曾国藩文集 安徒生童话 格林童话 一千零一夜 伊索寓言 中国寓言 经典寓言 经典童话 成语故事 网站地图 编制招聘网
    为你解读好作品
    作品人物网vrrw.net 2016-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