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仁璧·凤仙花》原文及赏析

【导语】:

  《凤仙花·凤仙花》咏凤仙花诗鉴赏  吴仁璧  香红嫩绿正开时,冷蝶饥蜂两不知。  此际最宜何处看?朝阳初上碧梧枝。  凤仙花,花状如凤鸟,头尾足皆俱,故而得名

  《凤仙花·凤仙花》咏凤仙花诗鉴赏

  吴仁璧

  香红嫩绿正开时,冷蝶饥蜂两不知。

  此际最宜何处看?朝阳初上碧梧枝。

  凤仙花,花状如凤鸟,头尾足皆俱,故而得名。这首诗主要不是咏凤仙花的香艳美姿,而是提出了怎样观赏凤仙花的问题。字里行间寄托着诗人高洁隐逸的情致。

  全诗共分为两层,前两句为第一层。诗人写出了凤仙花开放的时间和环境。“香红嫩绿正开时”,写的是香艳的红色凤仙和娇嫩的碧色凤仙都在盛开着。“冷蝶饥蜂两不知”一句指出了凤仙花正是开在早上,这个时候,受了一夜凉的蝴蝶和饿了一宿的蜜蜂大概正做着香梦,对凤仙花的开放,它们全然不知。读到这里,会使人生出一种安然静谧之感。这两句是自然景物的实写,也是诗人主观上的刻意追求。第三四两句为第二层,诗人告诉人们在何处欣赏凤仙花为最佳。诗人说“朝阳初上碧梧枝”是最佳的。诗人在这里寄寓一种美好的想象。诗人把凤仙花暗拟为高贵的凤凰鸟。《庄子·秋水》篇上说:“鹓雏(凤凰)……非梧桐不止,非练实不食,非醴泉不饮”。因而只有梧桐作伴,这鳯凤鸟(凤仙花)的仪态才更美。 《诗·大雅 ·卷阿》篇云:“梧桐生矣,于彼朝阳”。诗人又化用了《卷阿 中的语意,创造了“朝阳初上碧梧枝”的美妙意境。

  我们从诗人给我们画的这幅凤仙碧梧图中也领略到了一点隐逸之情。诗人似乎在以凤仙、梧桐喻仁人君子,以“冷蝶饥蜂”喻追名逐利的俗人,以“朝阳初上”而无蝶舞蜂喧的幽谧景致寄托了自己孤高避世的思想。吴仁璧,字廷实,唐大顺二年登进士第。诗人生活的时代正是唐末乱世,诗人不愿趋炎附势而隐居乡间寄情佛老。当时割据江浙的钱鏐(即后来的吴越王)多次召诗人去作官,诗人“累辟不就”,竟因此触怒了钱镠而被“沉江”杀害。我们了解了诗人的身世就不难看出这首咏凤仙花的小诗中所寓含的隐逸之情。

相关推荐 无相关信息  

手机访问 作品人物网

热门推荐
作品人物网郑重声明:本站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旨在传播更多的信息,版权为原作者所有。若有不合适的地方,请联系本站删除。
特别推荐
红楼梦 水浒传 西游记 三国演义 儒林外史 金瓶梅 诗经 史记 聊斋志异 楚辞 论语 道德经 庄子 山海经 颜氏家训 曾国藩文集 安徒生童话 格林童话 一千零一夜 伊索寓言 中国寓言 经典寓言 经典童话 成语故事 网站地图 编制招聘网
为你解读好作品
作品人物网vrrw.net 2016-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