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攽·黄葵》原文及赏析

【导语】:

  《葵花·黄葵》咏葵花诗鉴赏  刘攽  白露清风催八月,紫兰红药共凄凉。  黄花冷淡无人看,独自倾心向太阳。  黄葵,俗称葵花,又名向日葵。据许慎的《说文解字》

  《葵花·黄葵》咏葵花诗鉴赏

  刘攽

  白露清风催八月,紫兰红药共凄凉。

  黄花冷淡无人看,独自倾心向太阳。

  黄葵,俗称葵花,又名向日葵。据许慎的《说文解字》载:“黄葵常倾叶向日,不令照其根。”《花镜》则称:“向日葵一名西番葵,高一、二丈,叶大于蜀葵,六月开花,每干顶上只一花,黄瓣大心,其形如盘,随太阳回转,如日东升则花朝东,日中天则花直朝上,日西沉则花朝西。”刘攽《黄葵》诗末句“独自倾心向太阳”,一笔就突出了此花的特征,点题真切,收尾饶有意在言外之味。

  8月间,秋花开得虽然热闹,但到底不象春天那样万紫千红,呈现一派繁华景象。紫兰红药,虽竞相开放,但在萧瑟的秋风里,也只能引起人们“共凄凉”的感觉罢了。诗的前两句是衬笔,后两句才转入正题。突出葵花向阳是与众不同之处。古人在诗文中,虽赞赏葵花向阳之特异可贵,却不知其所以然,据现代科学家分析,这是植物的一种向性运动,是植物器官受单向外界条件刺激后,引起器官不对称生长造成的定向弯曲运动。刘攽在诗里用拟人的手法,咏叹“黄花冷淡无人看,独自倾心向太阳”似为葵花遭受冷遇鸣不平,实则透露了作者自己的感慨,显示他不合俗流、孤芳自赏的品格。刘攽是北宋史学家,字贡夫,庆历年间进士。当了20年州县官,未被赏识。后来迁国子监直讲,做司马光的助手,编纂《资治通鉴》汉代部分,终于一展所长。

  葵花真的是“冷淡无人看”吗?不然!历代不少诗人曾为它唱过赞歌。如唐韦庄咏其风姿雅淡:“薄妆新著淡黄衣”。唐戴叔伦在《叹葵花》中赞美其不同凡卉,评价很高:“花开能向阳,花落委苍苔。自不同凡卉,香时几日回。”北宋词人晏殊更是极口称赞,喻它为秋花第一:“秋花最是黄葵好,天然嫩态迎秋早。”明人高启也有诗句咏它:“春晚独余芳,风回带酒香。美人偏爱看,因似御衣裳。”高启臆度美人爱看葵花,是因为花色与御衣相似。这是作者的曲笔,以“偏爱看”表达宫人期望皇帝临幸的幽怨之情。

  在咏葵花的诗篇中,有一些是写它禁不起秋风秋雨的,如韦庄的《使院黄葵花》诗:“为报同人看来好,不禁秋露即离枝”,又如宋人陆游的《黄蜀葵》诗:“开时闲淡敛时愁,兰菊应容预胜流。剩欲持杯相领略,一庭风雨不禁秋。”其实,自然界的葵花并不如此娇惯。七、八月间,葵花争艳,到了“清风白露”之时,葵花谢落了,但留下满盘子果实给人们食用。葵花的根、叶、花入药,能利尿消肿。制成的“葵花滴剂”,还是一种治疟疾的药剂。

  秋葵是锦葵科植物,同科属的还有春天开花的蜀葵、锦葵等。蜀葵又名端午花、一丈红。宋人司马光咏它:“红如颜欲酡”;金人祝简赞它“日烘红脸酒初醺”;明人李东阳则说它“羞学红妆晚媚霞”。可见蜀葵与秋葵不同,一是浓丽红艳,一是清雅嫩黄,有着各自的风韵。

  葵花是世界性的花卉,墨西哥、秘鲁都是葵花的故乡,后来从美洲引入欧洲,受到俄罗斯人民的激赏,被苏联命名为国花。向日葵除了供人品赏,还是一种油料作物,现在世界上葵花油的总产量已达300多万吨了。

相关推荐
  • 《苏辙·葵花》原文及赏析
  • 《梅尧臣·葵花》原文及赏析
  • 《戴叔伦·叹葵花》原文及赏析
  • 民歌《葵花》原文及赏析
  • 古代民歌《山歌·葵花》原文及赏析
  • 丁立梅《祖母的葵花》原文欣赏
  • 读曹文轩《青铜葵花》有感500字(三篇)
  • 读曹文轩《青铜葵花》有感600字(三篇)
  • 读曹文轩《青铜葵花》有感800字(三篇)
  •  

    手机访问 作品人物网

    热门推荐
    作品人物网郑重声明:本站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旨在传播更多的信息,版权为原作者所有。若有不合适的地方,请联系本站删除。
    特别推荐
    红楼梦 水浒传 西游记 三国演义 儒林外史 金瓶梅 诗经 史记 聊斋志异 楚辞 论语 道德经 庄子 山海经 颜氏家训 曾国藩文集 安徒生童话 格林童话 一千零一夜 伊索寓言 中国寓言 经典寓言 经典童话 成语故事 网站地图 编制招聘网
    为你解读好作品
    作品人物网vrrw.net 2016-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