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雨·满江红玉簪次班彦功韵》原文及赏析

【导语】:

  《玉簪花·满江红玉簪次班彦功韵》咏玉簪花诗鉴赏  张雨  玉导纤长,顿化作云英香荚,风弄影绿鬟撩乱,搔头叙插。璞小还思钗燕并,丛幽略比蕉心狭。看柔须点缀半开时

  《玉簪花·满江红玉簪次班彦功韵》咏玉簪花诗鉴赏

  张雨

  玉导纤长,顿化作云英香荚,风弄影绿鬟撩乱,搔头叙插。璞小还思钗燕并,丛幽略比蕉心狭。看柔须点缀半开时,微烘蜡。冰箸瘦,琼林滑。芳径底,谁偷掐?怕夜凉消得,锦围红匝!鹅管不禁仙露重,蜜脾胜借清香发。待使君绝妙好词成,须弹压。

  这首咏玉簪的词是次班彦功韵所作。“玉导纤长,顿化作云英香荚,风弄影绿鬟撩乱,搔头斜插。”一句是就玉簪花的形象展开的一系列描绘。玉簪花多么象纤细而白的玉导啊,突然间又好象幻化作仙女云英发上的形同豆荚的发饰物,装点在那乌黑润泽的秀发之上。清风徐来,花影微动,玉簪花有如婆娑多姿的云英仙子,这美好的想象切合玉簪花外在形状,同时又流露了她潇洒的风韵,“搔头斜插”,就很形象地描绘了玉簪花开的有如妇女绾发时的情景,可谓传神之笔。接着“璞小还思钗燕并”则是描写那尚未吐放的玉簪花蕊尚自嫌小,思慕象钗燕一样两股相并。而那些成簇的玉簪花蕾,又比那芭蕉顶端卷曲未舒的嫩叶还要狭长而细弱。再看那玉簪花柔弱的花须点缀其中,半开未开之际,就好象轻轻抹上一层薄蜡,晶莹洁净,丰润光泽。总之,“璞小还思钗燕并,丛幽略比蕉心狭。看柔须点缀半开时,微烘蜡。”描写的中心主要是玉簪花的蓓蕾及叶芽。其形象逼真细腻使人有亲眼所见之感。以钗燕、芭蕉心二物作比喻,又显得写法灵活多变。

  下片换头“冰著瘦,琼林滑”一语将玉簪花比作冰著,即冰柱,冰筷。比作琼林,琼玉成林。“瘦”、“滑”二字写出了玉簪花的如冰柱如琼林既多且美、洁白如玉如冰的神韵。接着“芳径底,谁偷掐? 怕夜凉消得,锦围红匝”一句则是说,玉簪花如此美妙,人们备加珍惜护爱,用锦绣红绡把玉簪花围起来。这是人们从对玉簪花的态度来写玉簪花的动人之处,描写角度有变化,但描写中心仍未变,仍是紧紧围绕玉簪花姿色动人,神韵清奇这一点来运笔行文,所以虽然是宕开之笔,却更使人觉得玉簪花品位极高,非同寻常。“鹅管不禁仙露重,蜜脾胜借清香发”一句则是直接承前句“怕夜凉消得”语意。象鹅管即鹅颈似的玉簪花受不了浓重仙露,其清远浓郁的香气只有借蜜脾才能散发出来。意思是其香有如蜜脾。蜜蜂酿蜜于巢房中,形状如脾,称为蜜脾。以上是由对玉簪花的形的描绘转入对其香的赞美,至此,作者先后用玉导、香荚、搔头、小璞、钗燕、蕉心、冰箸、琼林、鹅管等词语从不同角度,或直接或间接描绘了玉簪花的美妙风姿,又以蜜脾赞美其清香,给人留下了鲜明深刻印象。全词咏玉簪花,赞其形,赞其香已淋漓尽致。最后结语待使君绝妙好词成,须弹压。”表明两层意思。一是玉簪花如此奇妙美好,实在是非同寻常之花,只有使君(指班彦功)所吟的词才配得上她,才能弹压住她。是对玉簪花的最后的礼赞之语,二是,班彦功词乃是绝妙好词,胜过自己,自己所作系次韵在后,也有对班作的褒扬之意。班作究竟如何姑且不论,张雨的这首咏玉簪花之作也堪称是绝妙好词,也足以弹压玉簪花。

相关推荐
  • 《罗隐·玉簪》原文及赏析
  • 《黄庭坚·玉簪》原文及赏析
  •  

    手机访问 作品人物网

    热门推荐
    作品人物网郑重声明:本站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旨在传播更多的信息,版权为原作者所有。若有不合适的地方,请联系本站删除。
    特别推荐
    红楼梦 水浒传 西游记 三国演义 儒林外史 金瓶梅 诗经 史记 聊斋志异 楚辞 论语 道德经 庄子 山海经 颜氏家训 曾国藩文集 安徒生童话 格林童话 一千零一夜 伊索寓言 中国寓言 经典寓言 经典童话 成语故事 网站地图 编制招聘网
    为你解读好作品
    作品人物网vrrw.net 2016-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