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十朋·石菖蒲》原文及赏析

【导语】:

  《石菖蒲·石菖蒲》咏石菖蒲诗鉴赏  王十朋  天上玉衡散, 结根泉石间。  要须生九节,长为驻红颜。  “诗难于咏物,体认稍真,则拘而不畅;模写稍远,则晦而

  《石菖蒲·石菖蒲》咏石菖蒲诗鉴赏

  王十朋

  天上玉衡散, 结根泉石间。

  要须生九节,长为驻红颜。

  “诗难于咏物,体认稍真,则拘而不畅;模写稍远,则晦而不明”(张炎《词源》)。就是说,描写客观事物专注于“形似”,没有寄托,便成为咏物而咏物;如果专注于“神似”,就流于隐晦。王十朋这首咏物小诗,借石菖蒲的高洁本质,象征自己的情操。咏物不失题意,重在取神,形似与神似结合似到好处。

  全诗仅二十个字,初读似有浅露,无深长意味之感;细品之,其文气跌宕,语意层层深入,不失为佳作。作者没有着意描述石菖蒲的枝叶,而是把它比作天上落下的玉衡,便令它有不同凡俗的气质。作者虽未摹写石菖蒲的姿态,而它的冰肌玉骨却历历呈现在读者眼前。比喻极为贴切,毫无斧凿痕迹。

  “结根泉石间”,直接描绘所咏对象。石菖蒲为观赏植物,节坚叶瘦,植于石盂,注入清泉,间以斑斓碎石培之,置于几案,最有雅趣。泉石,本指山水园林佳胜之处。《南史·陶弘景传》说“有时独游泉石,望见者以为仙人。”古人以伴泉石为雅行。石菖蒲结根泉石,清雅有节操。这两句紧紧扣住所咏之物,形神兼备,表现石菖蒲放逸傲岸的风度。

  上面描写,竭力突出石菖蒲生长环境的清幽、洁静,以清丽氛围映衬石菖蒲的风貌,但环境毕竟是陪宾,诗歌的成败,关键在其主体。在三、四句,作者把自己的理想、人格和志趣,都寄托在所咏客观事物之中。

  “要须生九节,长为驻红颜”,九节,为石菖蒲佳品,作者满怀热情赞美石菖蒲忍受寒苦、安淡泊,与清泉为伍,不待泥土而生的精神。作者珍爱石菖蒲,精心培养,并希望它能成为九节佳品,为人们所怜惜,使它的红颜永久留在人间。

  这首诗围绕石菖蒲,层层推进,赞扬石菖蒲的本性,深深地寄托作者的情怀。王十朋早有文名,却不得施展,只得在梅溪乡讲学。直到秦桧死后,才中进士。他为官清正,屡次建议整顿朝政,力图恢复,为主和派所忌。他希望石菖蒲“长为驻红颜”,便是明其心志,这是传统的咏美人香草以自寓的手法。

  《石菖薄》一诗,精深蕴籍,耐人咀嚼,说理命意,出人意表。咏之而不泥之,寓意深而不隐晦,其中交织诗人的身世怀抱,殆无可疑。

相关推荐
  • 《陆游·石菖蒲》原文及赏析
  • 《许棐·石菖蒲》原文及赏析
  • 《解缙·菖蒲》原文及赏析
  • 《金农·题菖蒲》原文及赏析
  •  

    手机访问 作品人物网

    热门推荐
    作品人物网郑重声明:本站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旨在传播更多的信息,版权为原作者所有。若有不合适的地方,请联系本站删除。
    特别推荐
    红楼梦 水浒传 西游记 三国演义 儒林外史 金瓶梅 诗经 史记 聊斋志异 楚辞 论语 道德经 庄子 山海经 颜氏家训 曾国藩文集 安徒生童话 格林童话 一千零一夜 伊索寓言 中国寓言 经典寓言 经典童话 成语故事 网站地图 编制招聘网
    为你解读好作品
    作品人物网vrrw.net 2016-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