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洪炎《四月二十三日晚同太冲、表之、公实野步》原文及赏析

【导语】:

  宋·洪炎  四山矗矗野田田, 近是人烟远是村。  鸟外疏钟灵隐寺, 花边流水武陵源。  有逢即画原非笔, 所见皆诗本不言。  看插秧针欲忘返, 杖藜徙倚到黄昏。 

  宋·洪炎

  四山矗矗野田田, 近是人烟远是村。

  鸟外疏钟灵隐寺, 花边流水武陵源。

  有逢即画原非笔, 所见皆诗本不言。

  看插秧针欲忘返, 杖藜徙倚到黄昏。

  由题目可知,这首诗是写诗人与朋友初夏傍晚郊游所见所感。

  首联描写游杭州近郊所见:四周群山巍然矗立,中间田野一片葱翠,近处人家炊烟袅袅,远处村庄隐隐迢迢。此境与“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陶渊明《归园田居》)相仿佛。二联写郊游所闻:鸟声婉转,又时而传来古刹灵隐寺隐约稀疏的钟声;溪旁野花芬芳,伴着潺潺的流水,组成了一曲大自然的轻音乐。诗人赞道:这幽美的境界简直就是陶渊明当年描写的武陵桃花源。三联直抒感怀。说游览所逢所见,处处皆是画意诗情,这天然的美景,无需彩笔点染,也是笔墨和言语难以刻画和形容的。即黄庭坚“天开图画即江山”(《王厚颂》之二)之意。尾联为这幅大自然的画幅添上人物。农夫在田间劳动,诗人与朋友拄着藜杖时徙时倚,仿佛贪看插秧,也仿佛在冥思,在不知不觉中,夕阳西下,黄昏已来临……结尾余音袅袅,给读者也留下了思索,“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

  全诗写景、抒情、议论、叙事、描写结合得恰到好处。诗人于高山流水、田野村庄、花香鸟语、寺外疏钟的描绘赞美中,倾注了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又在“看插秧针欲忘返,杖藜徙倚到黄昏”的叙事和人物情态细腻刻画中,寄寓了诗人对劳动和劳动人民的赞美,及对田园生活的热烈向往。

  我国的田园诗始于陶渊明,他描绘了优美的田园风光和农民朴素的生活,歌颂了劳动。继之,唐人王维、储光羲等也创作了一些田园诗,但他们抽掉了陶渊明歌颂劳动的内容,劳动人民的形象也成为他们闲适诗意的陪衬与点缀。这首诗虽然刻画劳动人民的笔墨不多,但却是全诗的主旨:赞美劳动,向往归田园生活。陶渊明田园诗冲淡浑朴,唐人田园诗清奇优美,洪炎综合二者之长,把这首诗写得既有诗情画意,又古朴恬淡,并兼有宋人议论之长,深寓理趣。可以说是田园诗中的一首佳作。

相关推荐
  • 晋·陶渊明《和郭主簿(其一)》原文及赏析
  • 宋·王安石《即事》原文及赏析
  • 宋·李弥逊《云门道中晚步》原文及赏析
  • 宋·王庭珪《二月二日出郊》 原文及赏析
  • 北朝民歌《敕勒歌》 原文及赏析
  • 金·元好问《鹧鸪天》原文及赏析
  •  

    手机访问 作品人物网

    热门推荐
    作品人物网郑重声明:本站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旨在传播更多的信息,版权为原作者所有。若有不合适的地方,请联系本站删除。
    特别推荐
    红楼梦 水浒传 西游记 三国演义 儒林外史 金瓶梅 诗经 史记 聊斋志异 楚辞 论语 道德经 庄子 山海经 颜氏家训 曾国藩文集 安徒生童话 格林童话 一千零一夜 伊索寓言 中国寓言 经典寓言 经典童话 成语故事 网站地图 编制招聘网
    为你解读好作品
    作品人物网vrrw.net 2016-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