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方干《题君山》原文及赏析

【导语】:

  曾于方外见麻姑,闻说君山自古无;  元是昆仑山顶石,海风吹落洞庭湖。  八百里洞庭烟波浩渺,四时晨夕的阴晴明晦变化多端,蔚成景观。而君山位于湖心,修竹幽篁密布,与水光交

  曾于方外见麻姑,闻说君山自古无;

  元是昆仑山顶石,海风吹落洞庭湖。

  八百里洞庭烟波浩渺,四时晨夕的阴晴明晦变化多端,蔚成景观。而君山位于湖心,修竹幽篁密布,与水光交映,犹如一螺青黛浮动在茫茫琼波上,真是气象万千。又据《水经注《湘水》载,君山本称湘山,因女神湘君曾游处,故名之。秦始皇南巡至此,遭大风几不得渡,博士云:“湘君出入则多风”,后汉武帝亦登之,射蛟于此。这些古老的神话传说和史事,更给美丽的自然风光平添出某种神秘迷离气氛,使之涵纳着丰厚、恒久的历史文化意义,供人做无穷的吊念遐想。所以,历代的迁客骚人过此,都能触引起审美感受与创作契机,纷纷赋诗命篇,各逞才思,遂使清辞丽句,传诵世间。那么,当方干游洞庭、临君山之际,面对前人已遗留下众多佳作的压力,他又是怎样措手着笔呢?

  或许受到有关神话典故的启迪吧,他全然舍却具体物象的正面摹写,而忽发奇想,追索起君山来源,凭非现实的仙境遨游为发端。据晋代葛洪《神仙传》说,麻姑是东汉桓帝时人,年十八、九,甚美,自云“接待以来,已见东海三为桑田,向到蓬莱,水又浅于往者,岂将复还为陵陆乎?” 诗人幻想自己在蓬莱仙岛与麻姑相遇,向她打听关于天地造物的奥秘,于是才知道 “君山自古无”! 这可真是 一语惊心,出人意表的事,一个巨大的谜也随之横亘在面前,牵引着读者欲知究竟的强烈愿望。后两句笔势转过,以麻姑的解释收结:“元是昆仑山顶石,海风吹落洞庭湖”。昆仑山耸立在我国西北部,层岭叠嶂,势极高峻,《山海经》、《穆天子传》、《淮南子》等古书中记其为西王母等神仙居所,有瑶池阆苑,且多美玉,极具瑰奇色彩; 而君山竟然是昆仑山顶上的 一块石头,被海风吹落到洞庭湖上来的。难怪,它有着幻丽迷离、超凡脱俗的品格; 在烟水濛濛、漫无际涘的洞庭上,成为湘水女神的居止栖游之地。在这里,悠远洪荒的西北神话和南国水乡渺曼凄婉的历史传说被诗人奇妙地沟通了,使这首小诗综融着苍茫宏博之美与轻柔悱恻的情味,余韵不尽。

  当然,就诗本身来看,虽然构想奇特,造语却是平实浅易的。诗人成功运用了对话式的表现方法,在第一与第二两句,第二与第三、四句之间,有一个问答的跳跃省略,需要用想象补充,这点颇近似于贾岛《寻隐者不遇》:“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 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相关推荐
  • 唐·雍陶《题君山》原文及赏析
  • 唐·杜牧《题宣州开元寺水阁,阁下宛溪,夹溪居人》原文及
  • 唐·韦庄《题盘豆驿水馆后轩》原文及赏析
  • 宋·张先《题西溪无相院》原文及赏析
  • 唐·刘长卿《馀干旅舍》原文及赏析
  • 宋·华岳《骤雨》原文及赏析
  • 宋·梅尧臣《鲁山山行》原文及赏析
  • 清·王昶《上津铺》原文及赏析
  • 清·陈去病《中元节自黄浦出吴淞泛海》原文及赏析
  • 唐·孟浩然《临洞庭湖赠张丞相》原文及赏析
  •  

    手机访问 作品人物网

    热门推荐
    作品人物网郑重声明:本站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旨在传播更多的信息,版权为原作者所有。若有不合适的地方,请联系本站删除。
    特别推荐
    红楼梦 水浒传 西游记 三国演义 儒林外史 金瓶梅 诗经 史记 聊斋志异 楚辞 论语 道德经 庄子 山海经 颜氏家训 曾国藩文集 安徒生童话 格林童话 一千零一夜 伊索寓言 中国寓言 经典寓言 经典童话 成语故事 网站地图 编制招聘网
    为你解读好作品
    作品人物网vrrw.net 2016-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