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王昌龄《宿裴氏山庄》原文及赏析

【导语】:

  苍苍竹林暮,吾亦知所投。  静坐山斋月,清溪闻远流。  西峰下微雨,向晓白云收。  遂解尘中组,终南春可游。  唐玄宗开元十五年(727),王昌龄登进士第,授秘书省校书郎。

  苍苍竹林暮,吾亦知所投。

  静坐山斋月,清溪闻远流。

  西峰下微雨,向晓白云收。

  遂解尘中组,终南春可游。

  唐玄宗开元十五年(727),王昌龄登进士第,授秘书省校书郎。出任校书郎的某一年春天,诗人到终南山春游,并写下这首诗。

  ……走出一片青翠竹林,天色不知不觉暗淡下来,幸好不远有一个小小山村可供投宿。由于寄宿在别人家里,尽管出游劳累却全无睡意。诗人静坐山斋,皎洁明月从对面山峦上升起,月夜朦胧,四野沉寂,只有山溪流淌,清晰可闻。黎明时分,诗人早早就起身了。后半夜的细雨来去匆匆,天已经放晴,只有山根缭绕的白云还在聚拢被晨曦驱散的雨意。面对春山雨霁,诗人更觉校书郎的公务沉闷而繁琐。也许应该脱离尘嚣,回到大自然的怀抱之中?

  尽管这首《宿裴氏山庄》并非王昌龄最有特色的作品,但诗评家、诗选家却很推崇,并且被目为山水诗的正宗:超然、清淡、“无迹可寻”(《唐贤三昧集笺注》)。明代文学家钟惺甚至说:“能读以下三诗(即《宿裴氏山庄》、《秋兴》、《斋心》),方许看陶诗,许作王、孟。” 王昌龄的山水诗无疑受到陶渊明影响,也有接近王维、孟浩然的一面。与他的边塞诗相比,他的山水诗一般都比较克制,感情色彩都比较淡薄。这首五律语言清淡自然,音韵优美,仿佛脱口而出,毫不着力。前六句着意抒写夜宿山庄的感受,只在结尾才点出这种感受之所以真切的原因:“遂解尘中组,终南春可游。”对于有政治抱负的王昌龄来说,秘书省校书郎当然不是理想职位。在官场上,王昌龄是悲剧性人物,尽管“青春登甲科,动地闻香名”(岑参语),却起于一尉,终于一尉,长达三十年的坎坷仕途,竟有十几年是在迁谪中度过的。直到枉死刀下,他也没有如李颀等友人,真正从中解脱出来,辞官归隐。此诗结句尽管流露出对官场的倦怠感,整个的印象却是恰如其份、含而不露的。这正是他内心矛盾的自然反映。

相关推荐
  • 唐·顾况《小孤山》原文及赏析
  • 唐·皇甫曾《山下泉》原文及赏析
  • 唐·王维《山中》原文及赏析
  • 金·刘因《山家》原文及赏析
  • 清·丘逢甲《山村即目》原文及赏析
  • 清·姚范《山行》原文及赏析
  • 唐·元稹《岳阳楼》原文及赏析
  • 清·王士禛《峄山即事》原文及赏析
  • 清·冯敏昌《嵩台》原文及赏析
  •  

    手机访问 作品人物网

    热门推荐
    作品人物网郑重声明:本站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旨在传播更多的信息,版权为原作者所有。若有不合适的地方,请联系本站删除。
    特别推荐
    红楼梦 水浒传 西游记 三国演义 儒林外史 金瓶梅 诗经 史记 聊斋志异 楚辞 论语 道德经 庄子 山海经 颜氏家训 曾国藩文集 安徒生童话 格林童话 一千零一夜 伊索寓言 中国寓言 经典寓言 经典童话 成语故事 网站地图 编制招聘网
    为你解读好作品
    作品人物网vrrw.net 2016-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