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谭嗣同《邠州》原文及赏析

【导语】:

  棠梨树下鸟呼风,桃李溪边白复红。  一百里间春似海,孤城掩映万花中。  这首诗是谭嗣同入甘肃,途经陕西邠州(今陕西彬县)时所作,具体年代不详。诗人写路经邠州时对于如海

  棠梨树下鸟呼风,桃李溪边白复红。

  一百里间春似海,孤城掩映万花中。

  这首诗是谭嗣同入甘肃,途经陕西邠州(今陕西彬县)时所作,具体年代不详。诗人写路经邠州时对于如海春光的由衷赞叹,表现了他内心的欢悦之情。

  头两句是写沿途所见,末两句是已远离邠州回首遥望的感受。棠梨树是一种叶暗红春日开花的树。春天的棠梨树长满了密密层层的小叶,粉色的花儿探头探脑地悬在叶间,鸟儿在树下鸣啭呼应。清清溪流的两岸,红了桃花,白了李花,红白相映,明艳动人。这是典型的春天的景色,但如果一直这么写下去,即使再写得姹紫嫣红,也会显得单调、呆板。于是诗人一下子向前跃了一百里,当然一百里并不实指,表示又继续向前行了很长一段路程,这百里路程依然是繁花掩映,所以才有“春似海”的比喻。用浩渺的海域来比喻无边的春光,这种感受只能旅途行进的人才会有的,但身居其中的人却不一定能道出了。如此美妙的春光,逗引得诗人走出极远还忍不住要回头张望,只见“孤城掩映万花中”。距离远了,已分不清桃花、李花、棠梨花了,只见如烟似雾的花丛中,隐隐露出城池一角。距离是造成审美意境的必要条件之一,最后用远距离的感受来结束全诗,会激起读者连绵无穷的丰富想象。

  这首诗的特点在于它巧妙地选用表现色彩的字,给人以清新、明丽的美丽感受。如第二句只写了溪边的桃红李白,既是春日,溪水必定是绿色的,韦庄有“春水碧于天”句,诗人虽不言绿,但绿已在读者眼前了。写花,诗人只用了 “红”“白” 二字,选字经济、单纯又不扎眼。用一个“复”字表现了花事的秾丽繁盛,这样就会唤起读诗的人的丰富想象力,脑海里浮现出一幅气息清新、色彩明艳的春光图,尽情享受那难于一言道尽的美妙春色。

相关推荐
  • 明·袁宏道《道中随事口占三首》原文及赏析
  • 唐·韩翃《宿石邑山中》原文及赏析
  • 唐·丘为《寻西山隐者不遇》原文及赏析
  • 宋·杨万里《小池》原文及赏析
  • 金·秦略《少室山卓剑峰》原文及赏析
  • 唐·王勃《山中》原文及赏析
  • 唐·高骈《山亭夏日》原文及赏析
  • 唐·卢纶《山店》原文及赏析
  • 宋·叶茵《山行》原文及赏析
  • 清·钱仪吉《山行》原文及赏析
  •  

    手机访问 作品人物网

    热门推荐
    作品人物网郑重声明:本站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旨在传播更多的信息,版权为原作者所有。若有不合适的地方,请联系本站删除。
    特别推荐
    红楼梦 水浒传 西游记 三国演义 儒林外史 金瓶梅 诗经 史记 聊斋志异 楚辞 论语 道德经 庄子 山海经 颜氏家训 曾国藩文集 安徒生童话 格林童话 一千零一夜 伊索寓言 中国寓言 经典寓言 经典童话 成语故事 网站地图 编制招聘网
    为你解读好作品
    作品人物网vrrw.net 2016-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