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杨慎《元夕桐梓驿》原文及赏析

【导语】:

  载石孤峰古驿门,清羌吹笛报黄昏。  三家村里无灯火,千树梅花作上元。  农历正月十五,是我国一个重要传统节日。这天夜里,从昏到明,夜游观灯。因此,文人笔下的元宵夜总是离

  载石孤峰古驿门,清羌吹笛报黄昏。

  三家村里无灯火,千树梅花作上元。

  农历正月十五,是我国一个重要传统节日。这天夜里,从昏到明,夜游观灯。因此,文人笔下的元宵夜总是离不开对灯火的描述和赞叹。如 “火树银花合” (苏味道《正月十五夜》),“谁家见月能闲住,何处闻灯不看来” (崔液《夜游诗》),“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 (欧阳修《生查子》)。这首诗也是元夕之夜,但没有如昼的灯火,也没有如潮的游人,却有早春时千树万树绽开的梅花。

  诗用反衬的手法。前三句描写桐梓驿的荒僻。这个古老的驿站,孤峰突起,怪石嶙峋; 黄昏时分,羌笛呜咽,回荡在空阔的山野,使驿站显得更加苍凉、凄寂。人烟稀少的山村里,虽是元夕黄昏,仍不掌灯火,昏暗幽昧。三句极力渲染桐梓驿元夕之夜与内地元夕之夜迥然不同的景象,都是为反衬最后一句“千树梅花作上元”。诗至此,峰回路转,别开境界。“千树” 见梅树之多,“作上元”,把梅花拟人化了,千树梅花似有意在元夕之夜盛开,化为点点灯火,给这昏暗寂寥的荒村野落增光设彩。正是由于桐梓驿的凄寂才显出梅花千树的热闹,正是由于三家村里无灯火才显出梅花盛开的流光溢彩。反衬的手法使梅花有了光亮度,有了人情味。桐梓驿的元夕,真是别具情韵啊!

相关推荐
  • 明·陈第《元夕宿泉州洛阳桥》原文及赏析
  • 清·洪亮吉《伊犁纪事》原文及赏析
  • 魏晋南北朝·阴铿《五洲夜发》原文及赏析
  • 唐·来鹄《云》原文及赏析
  • 金·黄庚《临平泊舟》原文及赏析
  • 唐·李白《与夏十二登岳阳楼》原文及赏析
  • 明·于谦《上太行》原文及赏析
  • 宋·曾几《三衢道中》原文及赏析
  • 明·王宗《万松寺》原文及赏析
  • 唐·孟浩然《万山潭作》原文及赏析
  •  

    手机访问 作品人物网

    热门推荐
    作品人物网郑重声明:本站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旨在传播更多的信息,版权为原作者所有。若有不合适的地方,请联系本站删除。
    特别推荐
    红楼梦 水浒传 西游记 三国演义 儒林外史 金瓶梅 诗经 史记 聊斋志异 楚辞 论语 道德经 庄子 山海经 颜氏家训 曾国藩文集 安徒生童话 格林童话 一千零一夜 伊索寓言 中国寓言 经典寓言 经典童话 成语故事 网站地图 编制招聘网
    为你解读好作品
    作品人物网vrrw.net 2016-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