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苏轼《白水山佛迹岩》原文及赏析

【导语】:

  何人守蓬莱,夜半失左股。  浮山若鹏蹲,忽展垂天羽。  根株互连络,崖峤争吞吐。  神工自炉鞲,融液相缀补。  至今余隙罅,流出千斛乳。  方其欲合时,天匠麾月斧。  

  何人守蓬莱,夜半失左股。

  浮山若鹏蹲,忽展垂天羽。

  根株互连络,崖峤争吞吐。

  神工自炉鞲,融液相缀补。

  至今余隙罅,流出千斛乳。

  方其欲合时,天匠麾月斧。

  帝觞分余沥,山骨醉后土。

  峰峦尚开阖,涧谷犹呼舞。

  海风吹未凝,古佛来布武。

  当时汪罔氏,投足不盖拇。

  青莲虽不见,千古落花雨。

  双溪汇九折,万马腾一鼓。

  奔雷溅玉雪,潭洞开水府。

  潜鳞有饥蛟,掉尾取渴虎。

  我来方醉后,濯足聊戏侮。

  回风卷飞雹,掠面过强弩。

  山灵莫恶剧,微命安足赌!

  此山吾欲老,慎勿厌求取。

  溪流变春酒,与我相宾主。

  当连青竹竿,下灌黄精圃。

  北宋绍圣元年(1094)哲宗亲政,苏轼被贬宁远军节度副使、惠州(广东惠州市)安置; 十月二日到惠州贬所,十二月十二日游览白水山佛迹岩,作了此诗。白水山有汤泉和九龙潭,山顶有佛迹岩,位于惠州西北约十八公里处,属罗浮山支脉。罗浮山为我国名山之一,大小山峰四百余,海拔一千二百余米,由罗山与浮山组成,方圆百余公里,景色奇秀幽深,为道家胜地。苏轼《记游白水岩》云: “绍圣元年十二月十二日,与幼子过游白水山佛迹院。浴于汤池(温泉),热甚,其源殆可以熟物。循山而东,少北,有悬水百仞,山八九折,折处辄为潭;深者缒石五丈,不得其所止,雪溅雷怒,可喜可畏。水涯有巨人迹数十,所谓佛迹也。”关于罗浮山和佛迹岩的来历,在民间有种种传说。这引起了诗人的兴趣,展开了丰富的想象,遂写下了一篇传世的杰作。

  在遥远古老的年代里,海上的蓬莱仙山忽然失去一段,飞来与惠州的罗山靠近。诗的起笔便进入神话世界,充满神奇色彩。飞来的山峰在水上浮着,犹若大鹏伏蹲,气度非凡。它的山脉延伸若大鹏垂天之翼,与原来的罗山碰接,引起巨大的震荡,峰峦动摇不定。当地的神工们急忙操作鼓风炉,将岩石融化为石浆来补缀两山间的缝隙,使它们牢固地连接。诗人善于布势,概括了罗浮山整体形成的过程,以下便分写罗浮胜景白水山和佛迹岩,转入本题。白水山的山泉由山顶蜿蜒向下奔流,水呈乳白色。诗人想象这必定是两山将合之时,许多缝隙中流出的乳白石浆。它有如美酒一样醇美甘冽,当时天帝满觞酌饮,并将余沥分赐土地小神。土神一饮而醉,峰峦涧谷尽都欢呼鼓舞。这巧妙地描写并赞美了白水山。山上的佛迹就更神奇了。山上确有数十个巨人足迹,散乱在岩石之间,深的有二寸许。诗人以为,当神工们融化石浆补缀两山,石浆尚未凝固时,佛祖前来观赏,在岩上迈动小步疾走,于是留下散乱的足印。远古的巨人汪罔氏,也来踏着佛祖的足迹走动。这位巨人的足比起佛祖的小多了,足踏下去还盖不住佛祖的足大拇指。我们可以想象这佛迹有多大! 以上的描述都属神话传说。作者以“青莲虽不见,千古落花雨”,承上启下,使诗笔转向现实景物。据佛家传说: 佛祖说法,感动天神,诸天雨各色香花,于天空中缤纷乱坠。佛祖的莲台固然不能想见,然而白水从佛迹岩上奔下,水珠四溅,很象缤纷的天花乱坠了。白水自山顶历经九折九潭,突兀奔泻,犹如万马飞腾、雷辊电闪,大有楚霸王力战章邯秦军的声势。最下的潭水碧绿,深不可测。这里被淹死的人从未浮上来,尸体无处寻觅。所以苏轼猜想: 此潭可能与水神的宫殿相连,神秘而不可知,以致“潜鳞有饥蛟,掉尾取渴虎”。这是苏诗名句。宋代蜀人唐庚说:“东坡诗叙事言简而意尽。……言‘渴’则知虎饮水而招灾,言‘饥’则蛟食其肉矣。” (《唐子西文录》)

  以上二十八句诗为一段,其中先总写罗浮山,后分写白水山与佛迹岩,层次分明而又互相勾连为一体。作者善于引入神话,富于夸张,将自然物写得神态生动而具有个性,将一切景物都染上神奇色彩,展示了瑰丽丰富的浪漫主义的想象。所以清代学者纪昀认为这一段诗“奇气坌涌,无一语不警拔”,“入得天然,纯乎化境” (《苏文忠公诗集》卷三十八)。全诗以大部分篇幅描述自然景物后,第二段展开了主体抒情。

  既然这里的山水神奇惊险,令人骇异,而作者在抒情时却用了轻松活泼的戏笔,使诗的氛围发生变化,突出了东坡先生处逆为顺、与险恶环境战斗的精神。诗人说他是醉后来到此地,在潭边濯足,有意戏侮一切神奇、宏伟、森骇的东西,意态傲然。这似乎激起了山神鬼怪的愤怒,顿时回风卷起水珠有如飞雹或强弩,扑打过来。东坡先生泰然地劝告神鬼们莫要以恶作剧来报复,因为他已是朝廷迁谪的罪人,只有一条微命,无所畏惧了,所以应该两相修好。他还表示很喜爱此地,将有终焉之意,希望神鬼们能谅解并给以方便:使白水变成春酒,相互饮乐; 用山上的葱茏之竹连接起来制成水槽, 引水灌溉药圃。 黄精又名黄芝、救穷草、野生姜,多年生草本。道家以为它得坤土之精粹,久服则身轻延年。苏轼准备种植黄精以养生益寿,对付逆境。后来,他果然在岭海度过了艰难岁月,终于北归了。这首诗是在苏轼遭受第二次重大政治打击、身为罪人之时作的。诗有神奇壮丽的景色,变幻莫测的章法,自然奔放的气势、浪漫主义的想象,充满奇情壮采,使人读之动魄惊心,表现了诗人乐观放达的人生态度,毫无衰惫之气。这首诗是宋代山水诗的奇气兀傲之作,洋溢其中的这种乐观旷达的“东坡精神”,会给处于逆境的人们以力量的。

相关推荐
  • 唐·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原文及赏析
  • 明·刘崧《百花洲》原文及赏析
  • 清·王士禛《碧云寺》原文及赏析
  • 唐·刘长卿《碧涧别墅喜皇甫侍御相访》原文及赏析
  • 宋·陶弼《碧湘门》原文及赏析
  • 宋·张耒《福昌官舍》原文及赏析
  • 唐·韩愈《答张十一》原文及赏析
  • 唐·杜甫《船下夔州,郭宿,雨湿不得上岸别王十二判官》原
  • 唐·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原文及赏析
  • 明·袁宏道《苍龙岭》原文及赏析
  •  

    手机访问 作品人物网

    热门推荐
    • 写潼关诗词之《潼·关(二首)》原文及赏析

        其 一  潼关已失守,南北势仓皇①。  养寇诛何及②,求贤诏可伤③。  有家惭里社④,无用悔词章。  胆略归年少,吾初爱子房

      2023-02-16

    • 写潼关诗词之《潼关》原文及赏析

        蔽日乌云拨不开①,昏昏勒马度关来②。  绿芜径路人千里③,黄叶邮亭酒一杯④。  事去空垂悲国泪⑤,愁来莫上望乡台⑥。  桃

      2023-02-16

    • 写潼关诗词之《潼关》原文及赏析

        河浑浑,关崿崿①,太古以来神禹凿②。  前车未行后车却③,去马一鸣来马愕④。  自从虎视继龙兴⑤,周道不复如砥平⑥。  至今

      2023-02-16

    • 写潼关诗词之《潼关》原文及赏析

        一面雄关踞陕西①,行人万众听鸣鸡②。  河倾桃浪鱼龙乱③,岳耸莲峰日月低④。  秦晋毗邻严锁钥⑤,汉唐畿辅重封泥⑥。  未

      2023-02-16

    • 写潼关诗词之《潼关》原文及赏析

        雄关嶻嵲巩西京①,险甲中原天府名②。  三国封疆分一水③,五陵锁钥寄孤城④。  王侯老去河山在⑤,揖让风衰战伐生⑥。  割

      2023-02-16

    • 写潼关诗词之《潼关》原文及赏析

        云薄关河紫气长①,帝枢曾此撼严疆②。  河经百二开天地③,华枕西南锁雍梁④。  戍火忽移函谷月⑤,征车多带灞亭霜⑥。  日

      2023-02-16

    • 写潼关诗词之《潼关》原文及赏析

        潼津直上势嵯峨①,天险初从百二过。  两戒中分蟠太华②,孤城北折走黄河③。  复隍几见熊罴守④,弃甲空传犀兕多⑤。  汉阙

      2023-02-16

    • 写潼关诗词之《潼关》原文及赏析

        鹑首星芒照九垓①,规模百二自秦开②。  关山苍莽争天险,文武飞腾出将才。  日软旌旗横戍逻③,云连城堞抱烽台④。  登高立

      2023-02-16

    • 写潼关诗词之《潼关》原文及赏析

        出险复入险,别山仍上山。  河流五夜色昏黑①,一片日红先射关②。  壮哉龙门涛③,至此始一折④。  惊流无风舟尚失⑤,大鱼如

      2023-02-16

    • 写潼关诗词之《潼关》原文及赏析

        虎视龙兴踞上游①,洞开四扇俯神州②。  西来翠叠三峰色③,东去河兼八水流④。  赤帝偏能降轵道⑤,青骡底事出延秋⑥。  唐

      2023-02-16

    • 写潼关诗词之《潼关》原文及赏析

        隔岸遥青见首阳①,雍州天险此分疆②。  苍凉蜀栈秦关客③,盘礴河声岳色旁④。  战垒千年惊鼓角⑤,风烟万里接蛮荒⑥。  废

      2023-02-16

    • 写潼关诗词之《潼关》原文及赏析

        晓日潼关启①,云胸詄荡开②。  千秋河岳色③,犹挟汉唐来④。  马带中原雨⑤,车驱万壑雷。  何须论德险,兴废一莓苔⑥。  

      2023-02-16

    • 写潼关诗词之《潼关》原文及赏析

        终古高云簇此城①,秋风吹散马蹄声。  河流大野犹嫌束②,山入潼关不解平③。  【题解】  此诗选自《谭嗣同全集》。清德宗

      2023-02-16

    • 写潼关诗词之《潼关》原文及赏析

        天设潼关金陡城①,中条华岳拱西京②。  何时帝劈苍龙峡③,放与黄河一线行④。  [注释]  ①明朝初,潼关楼曾名“金陡&

      2023-02-16

    • 写潼关诗词之《潼关》原文及赏析

        长虹飞锁大河关①,阅尽深山更有山。  华岳为屏云旖旎②,中条作案雪斑斓③。  四围钥键雄三辅④,万里河流第一湾。  寄语当

      2023-02-16

    作品人物网郑重声明:本站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旨在传播更多的信息,版权为原作者所有。若有不合适的地方,请联系本站删除。
    特别推荐
    红楼梦 水浒传 西游记 三国演义 儒林外史 金瓶梅 诗经 史记 聊斋志异 楚辞 论语 道德经 庄子 山海经 颜氏家训 曾国藩文集 安徒生童话 格林童话 一千零一夜 伊索寓言 中国寓言 经典寓言 经典童话 成语故事 网站地图 编制招聘网
    为你解读好作品
    作品人物网vrrw.net 2016-2022 ICP证:鄂ICP备1702792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