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王韬《独登杜拉山绝顶》原文及赏析

【导语】:

  济胜渐无腰脚健,探幽陡觉心胸开。  泉声若共石斗激,岚影时与云徘徊。  眼前已觉九霄近,足底忽送千峰来。  天悦羁人出奇境,家乡不见空生哀。  同治六年(1867)至九年

  济胜渐无腰脚健,探幽陡觉心胸开。

  泉声若共石斗激,岚影时与云徘徊。

  眼前已觉九霄近,足底忽送千峰来。

  天悦羁人出奇境,家乡不见空生哀。

  同治六年(1867)至九年(1870),作者曾随英人理雅到英国译书。旅英期间,写了一些描绘异域风光人情的诗,题材新颖,清鲜可诵。这首七律,便是写他在英国登山所见到的优美景色和由登山引起的思乡愁绪。杜拉山,是英国的山名。

  诗的首联写他在登山过程中的内心活动。上句的“济胜”一词,典出《世说新语《栖逸》。书中记载:“许掾(询)好游山水,而体便登陟,时人云,‘许非徒有胜情,实在济胜之具。’”谓许腰脚轻健,有游观山水名胜的身体条件。诗人在这里反用这个典故,写自己虽兴致勃勃想饱览异域山水名胜,却惭愧自己腰脚不健,不能随心所欲。用典故,取其佳词而反用其意,便显得新鲜,饶有情趣,一种向往异域新奇美景之情已隐隐透出。下句笔锋陡然一转,写自己登上山顶,探访到幽僻之境,顿时心胸开豁,神清气爽。这一联对仗工整,诗意却曲折跌宕,细致地揭示出心情的变化。

  中间两联都是写景,写登上绝顶后的所见、所闻、所感。颔联上句写俯瞰。万丈深壑之中,但见山泉急湍冲击岩石,波腾浪涌,响声如雷,好象是泉与石在相互激斗,要争个高低似的。诗人绘形绘声把泉水撞击岩石的景象写得非常生动有趣,可以想见诗人当时那种惊叹、好奇之情状。下句写仰观。天上白云叆叇,山间翠岚飘浮,在阳光明灭之中,仿佛是岚影不时地与白云一道徘徊缓步,看上去它们多么友好亲密。我们也可以想象诗人是多么悠然自得,他甚至也想腾身而起,与岚影、白云一道徘徊呢。这一联用白描,兼用拟人手法,状景如画。颈联上下句,分写“眼前”、“足底”之景。因为站在高山绝顶之上,所以诗人仿佛觉得自己已身近九霄,飘飘欲仙了。而向远处眺望,无数座山峰,犹如涛翻浪涌,好象都在向着自己的脚底下奔赴而来。这一联写错觉、幻觉,借以形容杜拉山之高峻雄伟,它高耸云霄,令群峰趋俯于足下。“忽送”、“来”三字,把静止的千山万峰,写得飞动,简直写活了。读“足底”句,使人自然联想到北宋诗人王安石的 “两山排闼送青来”(《书湖阴先生壁》)的名句,二者都是化静为动的写法。这一联,境界高远阔大,颇有气势。

  最后一联是即景抒情。上句说,饱览这新奇壮美的景色,诗人感到仿佛是苍天格外喜欢他这个寄居他乡的人,有意送来奇境让他观赏,以安慰他在异乡的孤独与寂寞。这一句,造语立意新奇警策,蕴含哲理,把作者登峰览景的逸兴写得淋漓尽致。不料,结句却又陡然一转,喜极生哀。尽管眼前风光奇丽,但毕竟旅居异邦,故乡遥隔万里重洋,杜拉山绝顶虽高,仍然不能望见故园,一股哀愁之情忽然袭上心头。思乡而不能回乡,生出这种乡愁也是徒然的,但也难以排遣。一个“空”字,把诗人无限惆怅、徒唤奈何的心情含蓄地表达出来。

  此诗可取之处,在于写异域景色的成功。诗人写景,处处由立足于高山绝顶这个特定视角着笔,取景角度多变,又善用白描和拟人手法,故笔下景色生动活泼。此外,章法既严密紧凑,又波澜曲折,也是值得借鉴的。

相关推荐
  • 宋·贺铸《病后登快哉亭》原文及赏析
  • 清·沈用济《登八达岭》原文及赏析
  • 唐·张蠙《登单于台》原文及赏析
  • 明·刘台《登叠彩山》原文及赏析
  • 宋·张元干《登垂虹亭》原文及赏析
  • 清·任虞臣《登大泽北峰》原文及赏析
  • 清·李澄中《登太华寺大悲阁望滇池》原文及赏析
  • 清·周实《登山》原文及赏析
  • 唐·杜甫《登岳阳楼》原文及赏析
  • 宋·萧德藻《登岳阳楼》原文及赏析
  •  

    手机访问 作品人物网

    热门推荐
    • 写潼关诗词之《潼·关(二首)》原文及赏析

        其 一  潼关已失守,南北势仓皇①。  养寇诛何及②,求贤诏可伤③。  有家惭里社④,无用悔词章。  胆略归年少,吾初爱子房

      2023-02-16

    • 写潼关诗词之《潼关》原文及赏析

        蔽日乌云拨不开①,昏昏勒马度关来②。  绿芜径路人千里③,黄叶邮亭酒一杯④。  事去空垂悲国泪⑤,愁来莫上望乡台⑥。  桃

      2023-02-16

    • 写潼关诗词之《潼关》原文及赏析

        河浑浑,关崿崿①,太古以来神禹凿②。  前车未行后车却③,去马一鸣来马愕④。  自从虎视继龙兴⑤,周道不复如砥平⑥。  至今

      2023-02-16

    • 写潼关诗词之《潼关》原文及赏析

        一面雄关踞陕西①,行人万众听鸣鸡②。  河倾桃浪鱼龙乱③,岳耸莲峰日月低④。  秦晋毗邻严锁钥⑤,汉唐畿辅重封泥⑥。  未

      2023-02-16

    • 写潼关诗词之《潼关》原文及赏析

        雄关嶻嵲巩西京①,险甲中原天府名②。  三国封疆分一水③,五陵锁钥寄孤城④。  王侯老去河山在⑤,揖让风衰战伐生⑥。  割

      2023-02-16

    • 写潼关诗词之《潼关》原文及赏析

        云薄关河紫气长①,帝枢曾此撼严疆②。  河经百二开天地③,华枕西南锁雍梁④。  戍火忽移函谷月⑤,征车多带灞亭霜⑥。  日

      2023-02-16

    • 写潼关诗词之《潼关》原文及赏析

        潼津直上势嵯峨①,天险初从百二过。  两戒中分蟠太华②,孤城北折走黄河③。  复隍几见熊罴守④,弃甲空传犀兕多⑤。  汉阙

      2023-02-16

    • 写潼关诗词之《潼关》原文及赏析

        鹑首星芒照九垓①,规模百二自秦开②。  关山苍莽争天险,文武飞腾出将才。  日软旌旗横戍逻③,云连城堞抱烽台④。  登高立

      2023-02-16

    • 写潼关诗词之《潼关》原文及赏析

        出险复入险,别山仍上山。  河流五夜色昏黑①,一片日红先射关②。  壮哉龙门涛③,至此始一折④。  惊流无风舟尚失⑤,大鱼如

      2023-02-16

    • 写潼关诗词之《潼关》原文及赏析

        虎视龙兴踞上游①,洞开四扇俯神州②。  西来翠叠三峰色③,东去河兼八水流④。  赤帝偏能降轵道⑤,青骡底事出延秋⑥。  唐

      2023-02-16

    • 写潼关诗词之《潼关》原文及赏析

        隔岸遥青见首阳①,雍州天险此分疆②。  苍凉蜀栈秦关客③,盘礴河声岳色旁④。  战垒千年惊鼓角⑤,风烟万里接蛮荒⑥。  废

      2023-02-16

    • 写潼关诗词之《潼关》原文及赏析

        晓日潼关启①,云胸詄荡开②。  千秋河岳色③,犹挟汉唐来④。  马带中原雨⑤,车驱万壑雷。  何须论德险,兴废一莓苔⑥。  

      2023-02-16

    • 写潼关诗词之《潼关》原文及赏析

        终古高云簇此城①,秋风吹散马蹄声。  河流大野犹嫌束②,山入潼关不解平③。  【题解】  此诗选自《谭嗣同全集》。清德宗

      2023-02-16

    • 写潼关诗词之《潼关》原文及赏析

        天设潼关金陡城①,中条华岳拱西京②。  何时帝劈苍龙峡③,放与黄河一线行④。  [注释]  ①明朝初,潼关楼曾名“金陡&

      2023-02-16

    • 写潼关诗词之《潼关》原文及赏析

        长虹飞锁大河关①,阅尽深山更有山。  华岳为屏云旖旎②,中条作案雪斑斓③。  四围钥键雄三辅④,万里河流第一湾。  寄语当

      2023-02-16

    作品人物网郑重声明:本站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旨在传播更多的信息,版权为原作者所有。若有不合适的地方,请联系本站删除。
    特别推荐
    红楼梦 水浒传 西游记 三国演义 儒林外史 金瓶梅 诗经 史记 聊斋志异 楚辞 论语 道德经 庄子 山海经 颜氏家训 曾国藩文集 安徒生童话 格林童话 一千零一夜 伊索寓言 中国寓言 经典寓言 经典童话 成语故事 网站地图 编制招聘网
    为你解读好作品
    作品人物网vrrw.net 2016-2022 ICP证:鄂ICP备1702792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