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欧阳修《踏莎行》原文及赏析

【导语】:

  候馆梅残,溪桥柳细,草薰风暖摇征辔。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  寸寸柔肠,盈盈粉泪,楼高莫近危栏倚。平芜尽处是春山,行人更在春山外。  这是一首写离情的词。在一

  候馆梅残,溪桥柳细,草薰风暖摇征辔。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

  寸寸柔肠,盈盈粉泪,楼高莫近危栏倚。平芜尽处是春山,行人更在春山外。

  这是一首写离情的词。在一个风和日暖的春天里,征人离别了自己的恋人,出发了。开头三句“候馆梅残,溪桥柳细,草薰风暖摇征辔”就是说的这个意思。春色是如此的美丽:旅舍里的梅花刚刚残落,溪上小桥边的柳叶已经长出细细的叶片,在“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的春草的香气中,在暖洋洋的春风里,征人上路了,他骑着马儿,摇着手里的马缰绳。这几句给我们描摹了春天特有的景色。经过一冬天的严寒,这时万物萌生,万象更新,自然界充满了活力,正是人们春游或远行的大好时光! 可是诗中的主人公并不觉得高兴,而只觉得春色恼人,这是因为他要和自己的恋人离别了啊!一切再美好的事物,他都漠然置之,甚至春水迢迢,他都觉得和自己无穷的哀愁联系在一起了! 所以说:“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他的离愁,是随着征程的渐远而更深的,不是别的什么新奇的东西可以冲淡的,也不是随着时光的推移而可以遗忘的,足见他和恋人感情之深!

  如果说词的上片从远行人着笔来写的话,那末,词的下片就从闺中人的角度来写了。闺中人因为征人的离去,也伤心已极,因而柔肠寸寸而断,粉泪盈盈而流。白居易《琵琶行》“梦啼妆泪红阑干”,写的是女子梦中流泪,这里却不是在梦中,而是在现实里。单从这二句,我们也可以看出闺中人对征人的感情之深了。但作者觉得这样描写还太一般化了,于是告诫闺中人:楼高莫近危栏倚!——为了要目送自己的恋人,她爬上了高楼。上高楼,倚危栏,远望自己的恋人这也是可以理解的。但我们要注意“莫近”两字。为什么不要靠近?因为那也是枉然的,行人总是要走出你的视线之外的,那样做,只能是更增加痛苦而已。瞧:在那平旷的草地的尽头是隐隐约约的春天的山头,啊,远行人还要在春山的那一边!看不见恋人,只能更增加几行“粉泪”而已!

  整首词以写柔情见胜。一对古代恋人的形象,他们互相思慕而又不得不分离的哀愁,活脱脱地出现在我们的眼前。词中以春水比愁,以春山喻远,不仅比喻贴切,而且和人物的心情相吻合,所以收到了较好的艺术效果。

相关推荐
  • 宋·秦观《踏莎行 郴州旅舍》原文及赏析
  • 明·王问《赠吴之山》原文及赏析
  • 金·吴激《诉衷情》原文及赏析
  • 清· 宋琬《蝶恋花 旅月怀人》原文及赏析
  • 清·蒋春霖《蝶恋花 北游道上》原文及赏析
  • 唐·张说《蜀道后期》原文及赏析
  • 唐·张籍《蓟北旅思》原文及赏析
  • 唐·李白《菩萨蛮》原文及赏析
  • 清·袁枚《马嵬》原文及赏析
  • 唐·李商隐《马嵬(其二)》原文及赏析
  •  

    手机访问 作品人物网

    热门推荐
    作品人物网郑重声明:本站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旨在传播更多的信息,版权为原作者所有。若有不合适的地方,请联系本站删除。
    特别推荐
    红楼梦 水浒传 西游记 三国演义 儒林外史 金瓶梅 诗经 史记 聊斋志异 楚辞 论语 道德经 庄子 山海经 颜氏家训 曾国藩文集 安徒生童话 格林童话 一千零一夜 伊索寓言 中国寓言 经典寓言 经典童话 成语故事 网站地图 编制招聘网
    为你解读好作品
    作品人物网vrrw.net 2016-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