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李清照《如梦令》原文及赏析

【导语】: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溪亭〕临水的亭台。此为作者饮酒的所在。〔沉醉〕喝酒大醉。〔藕花〕荷花。  作为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溪亭〕临水的亭台。此为作者饮酒的所在。〔沉醉〕喝酒大醉。〔藕花〕荷花。

  作为“婉约派”词宗的李清照的词,以清新含蓄别致见长。从这首《如梦令》不难窥见其风格特色。李清照自幼性格活泼,热爱生活,珍视友情,经常同一些女友聚会在一起,或饮酒赋诗,或到郊外游玩。这首词是写她在少女时代的一天,同女友们到郊外游玩,日暮归舟的情景,表现了无比欢快的情绪和热爱生活的感情。

  “常记”二字起笔轻松自然,仿佛是在叙述难忘的往事,不知不觉地把读者引导到她所创造的意境中去。“溪亭”,指明了饮酒作兴的处所,“日暮”是指时间,她们几个女友在溪亭开怀畅饮,兴奋异常,到日暮时还兴犹未尽,留连忘返。这两句既写出了她们郊外游玩的欢愉心情,又为下边的波澜曲折做了必要的铺垫。

  “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两句,使词的意境出现了出乎意料之外,又在意料之中的曲折。她们喝得醉眼朦胧,归程中迷失了方向,未免有点让人提心吊胆。但词作者并没有让读者扫兴。她们是误入“藕花深处”,从而使这种曲折又构成了新的意境:在苍茫的暮色中娇美动人的荷花与几个划船的少女互相映照,仍给人以美感享受。

  “争渡”的叠用,从结构上看是词格的要求,而从内含上看则是写出了几个少女急于摆脱“藕花”的羁绊,找到“归路”的焦灼心情。“惊起一滩鸥鹭”与“争渡”相呼应,写出了“争渡”的喧闹景象。“争渡”,着力表现的是划船的动作与心情,“惊起”则着力渲染了你吆我喊,前呼后应的喧闹声。所取角度不同,但都有助于表现这几个天真活泼的少女的性格和她们带有几分焦灼,又带有几分喜悦的心理世界。

  这个小令虽尺幅短小,但情真意笃,曲折多姿。作者不追求华丽的词藻,不堆砌故实,只凭白描手法,浅俗的语言,就创造了饶有情韵的意境,轻巧尖新,清丽俊朗,姿态百出。

相关推荐
  • 清·吴伟业《圆圆曲》原文及赏析
  • 宋·王安石《君难托》原文及赏析
  • 清·贺双卿《凤凰台上忆吹箫 残灯》原文及赏析
  • 汉·古诗《上山采蘼芜》原文及赏析
  • 魏·曹植《七哀诗》原文及赏析
  • 魏·曹植《七哀诗》原文及赏析
  •  

    手机访问 作品人物网

    热门推荐
    作品人物网郑重声明:本站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旨在传播更多的信息,版权为原作者所有。若有不合适的地方,请联系本站删除。
    特别推荐
    红楼梦 水浒传 西游记 三国演义 儒林外史 金瓶梅 诗经 史记 聊斋志异 楚辞 论语 道德经 庄子 山海经 颜氏家训 曾国藩文集 安徒生童话 格林童话 一千零一夜 伊索寓言 中国寓言 经典寓言 经典童话 成语故事 网站地图 编制招聘网
    为你解读好作品
    作品人物网vrrw.net 2016-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