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顾况《行路难》原文及赏析

【导语】:

  君不见担雪塞井空用力, 炊砂作饭岂堪食。  一生肝胆向人尽, 相识不如不相识。  冬青树上挂凌霄, 岁晏花凋树不凋。  凡物各自有根本, 种禾终不生豆苗。  行路难,行路

  君不见担雪塞井空用力, 炊砂作饭岂堪食。

  一生肝胆向人尽, 相识不如不相识。

  冬青树上挂凌霄, 岁晏花凋树不凋。

  凡物各自有根本, 种禾终不生豆苗。

  行路难,行路难, 何处是平道?

  中心无事当富贵, 今日看君颜色好。

  〔凌霄〕落叶,开花,木质,藤本。称之凌霄,是因其能攀援他木而上数十丈,大有凌云腾空之势的缘故。

  顾况是个才人,以诗著称,文也颇好,还能画画,且有《画评》(已佚)。顾况又是个怪人,他对封建礼法习俗不那么尊重,对于权贵、朝官动辄加以嘲弄,既“不能慕顺”,又“傲毁朝列”,必然“为众所排”,何况还有其它的怪癖。顾况还是个逸人,他深受道家出世求仙思想的影响,晚年隐居茅山,自号华阳真逸,因此甚至传言他是“得道解化去”的。

  诗如其人。《行路难》看似“诙谐”、“轻薄”,却表现了顾况的才气,对世俗的洞察和鞭挞,当然不免消极了些。

  前四句诗写人情的冷漠。你肝胆照人,一片真诚,人家呢,薄情相待,投井下石。你的行为犹如“担雪塞井”、“炊砂作饭”,都是白费力气,这种人相识了,还不如不相识?虽说人际之间多的是团结互助、开诚布公,但世态炎凉、人情淡薄也自是存在,具有一定的穿透力。中间四句写人各有本。凌霄花爬上了冬青,一到残冬腊月,树还绿着,花早凋谢;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各有根本。进一步分析了造成人情流俗的原因乃是人性的差异,虽说没有触及到阶级的、社会的根源,并不全面,作为诗歌来说,也自有它的深刻性。末五句写诗人的感叹。沿用古乐府《杂曲》旧题的语调说,行路难,行路难啊,哪里是平坦的道路?心中无事的时候就可以算作富贵,你心安理得,外表就显得泰然怡然,容光焕发。这一感叹是人情冷漠、人各有本的人生经验的必然流露,“中心无事当富贵”,也是诗人道家思想的必然反映。整首诗歌流动着又愤懑又感伤、又尖锐又消极的情调。

  这首感事诗在艺术上颇有特色,摆出了人世间一个又一个事实,似乎说东道西,互不关联,但洞察世俗人情的思想线索又把它们贯串起来。诗人的想象是丰富的,思维是活泼跳跃的,选择的事物在其本身又是具有相当说服力的。以古乐府旧题抒写人生经验,也算是题材上的一种开拓。

相关推荐
  • 唐·元稹《行宫》原文及赏析
  • 宋·苏轼《蝶恋花 春情》原文及赏析
  • 金·张中孚《蓦山溪》原文及赏析
  • 宋·朱淑真《落华》原文及赏析
  • 唐·李贺《苦昼短》原文及赏析
  • 唐·李白《秋浦歌》原文及赏析
  • 唐·杜甫《登高》原文及赏析
  • 唐·陈子昂《登幽州台歌》原文及赏析
  • 宋·姜夔《疏影》原文及赏析
  • 宋· 宋祁《玉楼春》原文及赏析
  •  

    手机访问 作品人物网

    热门推荐
    作品人物网郑重声明:本站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旨在传播更多的信息,版权为原作者所有。若有不合适的地方,请联系本站删除。
    特别推荐
    红楼梦 水浒传 西游记 三国演义 儒林外史 金瓶梅 诗经 史记 聊斋志异 楚辞 论语 道德经 庄子 山海经 颜氏家训 曾国藩文集 安徒生童话 格林童话 一千零一夜 伊索寓言 中国寓言 经典寓言 经典童话 成语故事 网站地图 编制招聘网
    为你解读好作品
    作品人物网vrrw.net 2016-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