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潼关诗词之《潼关》原文及赏析

【导语】:

  河浑浑,关崿崿①,太古以来神禹凿②。  前车未行后车却③,去马一鸣来马愕④。  自从虎视继龙兴⑤,周道不复如砥平⑥。  至今惟有秦川路⑦,千里秋风落叶声。  [注释] 

  河浑浑,关崿崿①,太古以来神禹凿②。

  前车未行后车却③,去马一鸣来马愕④。

  自从虎视继龙兴⑤,周道不复如砥平⑥。

  至今惟有秦川路⑦,千里秋风落叶声。

  [注释]

  ①河: 黄河。浑浑 水势盛大奔涌的样子。崿(è)崿:高峻的样子。

  ②太古:远古,上古。神禹:对夏禹的尊称。相传夏禹治理黄河时,曾开凿过潼关北面的龙门山。《拾遗记》云:“禹凿龙关之山,亦谓之龙门。” 《太平御览》引《三秦记》亦云: “龙门山在河东界,禹凿山断门。”

  ③却: 退,畏缩。

  ④愕: 吃惊,惊讶。

  ⑤虎视继龙兴:指秦朝继承周朝,即周秦以来。班固《西都赋》有 “周以龙兴,秦以虎视”之句。

  ⑥周道: 大道,官路。《诗经·小雅·何草不黄》云:“有栈之车,行彼周道。” 砥:质地很细的磨刀石,此取其平坦之意。

  ⑦秦川路: 指关内通往长安的大道。

  【题解】

  此诗选自 《续潼关厅志·艺文志》。

  【简析】

  这首诗先由黄河着笔,衬写潼关的高峻,然后集中描绘潼关关道的崎岖陡险,最后以关内秦川路的秋景收束。写景与咏古相结合,创造了一种险奇浑雄幽深的意境。

  马趵泉

  烽火台第一墩

  烽火台第十六墩

  烽火台第十七墩

  古渡

相关推荐
  • 写潼关诗词之《潼关》原文及赏析
  • 写潼关诗词之《潼关》原文及赏析
  • 写潼关诗词之《潼关》原文及赏析
  • 写潼关诗词之《潼关》原文及赏析
  • 写潼关诗词之《潼关》原文及赏析
  • 写潼关诗词之《潼关》原文及赏析
  • 写潼关诗词之《潼关》原文及赏析
  • 写潼关诗词之《潼关》原文及赏析
  • 写潼关诗词之《潼关》原文及赏析
  • 写潼关诗词之《潼关》原文及赏析
  •  

    手机访问 作品人物网

    热门推荐
    作品人物网郑重声明:本站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旨在传播更多的信息,版权为原作者所有。若有不合适的地方,请联系本站删除。
    特别推荐
    红楼梦 水浒传 西游记 三国演义 儒林外史 金瓶梅 诗经 史记 聊斋志异 楚辞 论语 道德经 庄子 山海经 颜氏家训 曾国藩文集 安徒生童话 格林童话 一千零一夜 伊索寓言 中国寓言 经典寓言 经典童话 成语故事 网站地图 编制招聘网
    为你解读好作品
    作品人物网vrrw.net 2016-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