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潼关诗词之《再临普渡远眺》原文及赏析

【导语】:

  普渡重临势斗悬①,黄流如带锁秦川②。  东瞻紫气还盈谷③,西望太华别有天④。  兵火横关悲故垒⑤,笙歌匝地忆当年⑥。  何人剩抱绸缪策⑦,百二山河自古传⑧。  [注

  普渡重临势斗悬①,黄流如带锁秦川②。

  东瞻紫气还盈谷③,西望太华别有天④。

  兵火横关悲故垒⑤,笙歌匝地忆当年⑥。

  何人剩抱绸缪策⑦,百二山河自古传⑧。

  [注释]

  ①斗悬:如斗之悬空,此形容普渡寺的凌空高矗。普渡寺在关外黄河高岸之上,此句从俯视角度衬托普渡寺的高险。

  ②黄流:黄河水流。

  ③紫气: 迷信人认为的祥瑞之气,相传老子入关时曾有紫气浮关。盈: 充满。杜甫《秋兴》诗第五首,有 “东来紫气满函谷” 之句。

  ④太华:华山,在潼关西南。别有天: 指别有一番景致。

  ⑤故垒:从前的军事防守设施,如军营墙壁或防守工事。

  ⑥笙歌: 乐器演奏和歌唱。笙:管乐器的一种。匝:环绕,回环。

  ⑦绸缪: 用绳索缠捆,此处用成语 “未雨绸缪” 之意,比喻事先做好准备工作。

  ⑧百二:一说是二万人能敌100万人,一说是100万的二倍。皆用来形容自然形势的险要。参见前李远《赠潼关不下山僧》注⑥。最后两句是说,是什么人持有未雨绸缪的谋略,使得险要的山河关卡从古代传到了现在。

  【题解】

  此诗选自 《潼关卫志·艺文志》。普渡:同 “普度”,佛教语,意为广施法力,使众生遍得解脱,此为潼关东门外一所寺院的名称在此以前,作者曾去过一次普渡寺,并写了《关东门外普渡新刹》诗,所以此诗称为 “再临”。

  【简析】

  这首诗前半首写再临普渡远眺的所见,后半首写远眺所感,形象地再现了潼关险要的形势,表达了作者对战乱的痛惜之情和镇关安邦的雄心壮志。意境阔远,深沉雄健

相关推荐
  • 写潼关诗词之《再入潼关》原文及赏析
  • 写潼关诗词之《出关》原文及赏析
  • 写潼关诗词之《出关》原文及赏析
  • 写潼关诗词之《出关怀古》原文及赏析
  • 写潼关诗词之《出潼关》原文及赏析
  • 写潼关诗词之《出潼关渡河》原文及赏析
  • 写潼关诗词之《初过潼关值雨》原文及赏析
  • 写潼关诗词之《南山水涨,冲崩潼河石梁及北水门,河道东
  • 写潼关诗词之《及第后答潼关主人》原文及赏析
  • 写潼关诗词之《吊杨伯起墓》原文及赏析
  •  

    手机访问 作品人物网

    热门推荐
    作品人物网郑重声明:本站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旨在传播更多的信息,版权为原作者所有。若有不合适的地方,请联系本站删除。
    特别推荐
    红楼梦 水浒传 西游记 三国演义 儒林外史 金瓶梅 诗经 史记 聊斋志异 楚辞 论语 道德经 庄子 山海经 颜氏家训 曾国藩文集 安徒生童话 格林童话 一千零一夜 伊索寓言 中国寓言 经典寓言 经典童话 成语故事 网站地图 编制招聘网
    为你解读好作品
    作品人物网vrrw.net 2016-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