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刘克庄《国殇行》原文及赏析

【导语】:

  官军半夜血战来, 平明军中收遗骸;  埋时先剥身上甲, 标成丛冢高崔嵬。  姓名虚挂阵亡籍, 家寒无俸孤无泽。  乌乎诸将官日穹, 岂知万鬼号阴风。  这首诗以血泪之笔

  官军半夜血战来, 平明军中收遗骸;

  埋时先剥身上甲, 标成丛冢高崔嵬。

  姓名虚挂阵亡籍, 家寒无俸孤无泽。

  乌乎诸将官日穹, 岂知万鬼号阴风。

  这首诗以血泪之笔描写战士为国捐躯的悲惨景象,对其遗族得不到抚恤表示强烈的愤慨。

  前四句是令人触目惊心的血与死的描绘:夜半,血战犹酣;平明,满目遗骸;战后,荒原上是垒垒高耸的坟冢。作者以哀飒的笔墨,阴郁的色采,再现了战场景象的悲苦。令人注目的是,“埋时先剥身上甲”,一个“先”字,直斥将官重物不重人,体现对战死者深切的同情。士卒如草芥一般赤条条的埋于地下,留在家中的亲属又如何呢?“姓名虚挂阵亡籍,家寒无俸孤无泽。”根据南宋诏令,战死者的遗族可享有一笔“军赏”,但这只是纸面上的东西,遗族实则一无所得,战死者的遗孤缺衣少食。“虚挂”二字,尖锐嘲讽了统治者的言而无信,无情地揭露了那些侵吞军赏者的丑恶嘴脸。最后,诗人从心底深处发出强烈控诉:“乌乎诸将官日穹,岂知万鬼号阴风。”一将封侯万骨枯,尤其是那些贪官庸将,他们的官爵是建立在垒垒白骨之上的。诗人警告他们:不要无视那些战死者喷怒的呼号!可谓字字是血,字字是火,愤慨之情襟带全篇。

  同盛唐雄奇豪放气势磅礴的边塞诗相比,此诗格调要苍凉萧飒得多,全诗感情压抑,意绪阴冷,也在愤慨和不平的控诉中表现出诗人深重的人道主义精神。

  这首诗,其意不在反战,也不是揭露征戍之繁苦,而是寄托诗人忡忡忧心:在山河破碎、军威不振的形势下,如此对待国殇,如此对待其遗族,怎样收复失地?处在南宋国运穷蹙的局面下,同一切爱国篇章一样,此诗无疑是振聋发聩的呼声。

相关推荐
  • 战国·屈原《国殇》原文及赏析
  • 清·宝廷《喝火令》原文及赏析
  • 清·黄遵宪《哀旅顺》原文及赏析
  • 魏·阮籍《咏怀(其三十九)》原文及赏析
  • 唐·李颀《古从军行》原文及赏析
  • 汉·古诗《十五从军征》原文及赏析
  • 唐·杜甫《前出塞(其六)》原文及赏析
  • 《击鼓·《诗经·邶风》原文及赏析
  • 宋·陆游《出塞曲》原文及赏析
  • 唐·王昌龄《出塞》原文及赏析
  •  

    手机访问 作品人物网

    热门推荐
    作品人物网郑重声明:本站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旨在传播更多的信息,版权为原作者所有。若有不合适的地方,请联系本站删除。
    特别推荐
    红楼梦 水浒传 西游记 三国演义 儒林外史 金瓶梅 诗经 史记 聊斋志异 楚辞 论语 道德经 庄子 山海经 颜氏家训 曾国藩文集 安徒生童话 格林童话 一千零一夜 伊索寓言 中国寓言 经典寓言 经典童话 成语故事 网站地图 编制招聘网
    为你解读好作品
    作品人物网vrrw.net 2016-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