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李白《丁都护歌》原文及赏析

【导语】:

  云阳上征去, 两岸饶商贾。  吴牛喘月时, 拖船一何苦!  水浊不可饮, 壶浆半成土。  一唱都护歌, 心摧泪如雨。  万人系磐石, 无由达江浒。  君看石芒砀, 掩泪悲千古

  云阳上征去, 两岸饶商贾。

  吴牛喘月时, 拖船一何苦!

  水浊不可饮, 壶浆半成土。

  一唱都护歌, 心摧泪如雨。

  万人系磐石, 无由达江浒。

  君看石芒砀, 掩泪悲千古。

  《丁都护歌》是李白所写的一首现实主义诗篇。这首诗通过对纤夫在炎热季节拖船运石苦情的描写,揭露了统治者为满足自己的豪奢享受而役使人民的罪恶,对下层劳动人民表示出深切的同情。

  首句提到的云阳,是太湖的交通要道。太湖石多孔穴而玲珑剔透,是建筑园林、垒作假山、点缀庭院的材料。唐开元、天宝年间,统治者为营建宫室宅第,大规模征发役使劳动人民采运太湖石,以致成为人民的沉重负担。诗首二句,点出拖船的地点和环境,描述纤夫们拖着船自云阳逆水北上,给读者推出一幅纤夫拖船图,其背景是商贾稠密的运河两岸。两种生活两重天,形成鲜明的对比。

  “吴牛”、“拖船”二句,则是把镜头推近,历史地再出了一千多年前唐代纤夫的拖船之苦。读者仿佛看到那是褴褛、疲匮的一群,他们背负青天,弯腰如弓,纤绳紧勒,根根筋络暴突,挽纤拖船,几乎是匍匐而前。读到这里,我们仿佛感受到那灼人的暑气,仿佛听到那粗重的喘息声。所以,诗人那语意沉痛的感慨——“拖船一何苦!”很自然的会引起读者的共鸣,这“苦”字就是全诗的诗眼,它饱含着纤夫们辛酸的眼泪,融和着诗人深切的同情。

  “水浊不可饮,壶浆半成土”是对“苦”进行的具体描写:盛夏时令,酷暑难耐,干渴之急,却找不到一滴能止渴的清水。汗流如雨的纤夫们只能饮用那沉淀了半壶泥土的浊水,纤夫们就是在这样恶劣的环境中进行着奴隶般的劳动。诗人独具匠心,选取了这一生活细节,其“苦”不言而喻,其控诉力量尤为含蓄。

  “一唱”、“心摧”二句写纤夫的心境。他们被强迫来拖船运石,却仅仅是为统治阶级修建宫室园林,悲苦之情油然而生,这悲苦的心境正与声调哀切的《丁都护歌》相一致,所以口唱心悲,一曲歌声一行泪,令人不堪听闻。“摧”字用得贴切,表现出纤夫们内心感受到被撕裂一般的巨痛。

  紧接着“万人”、“无由”二句是说还有万人采石,石头源源不断地采运,纤夫的苦难永无尽头。

  结尾二句是诗人直抒胸臆,大笔特写这“磐石”多且大,是采不尽、运不完的。它给劳苦人民带来的无穷苦难,甚至千百年后,人们都会为之悲痛不已。落笔沉痛,含意深远。

  全诗着力在“苦”字上,层层深入。基本采用白描手法,选取了富有特征性的典型材料,形象地再现了纤夫的苦难,有力地揭示了主题。语言质朴自然,不加雕饰,典故活用,浅显贴切,既容易为人体会,又有极强的感染力量。

相关推荐
  • 明·江阴女子《题城墙》原文及赏析
  • 唐·韩愈《雉带箭》原文及赏析
  • 唐·李贺《雁门太守行》 原文及赏析
  • 唐·陈陶《陇西行(其二)》原文及赏析
  • 唐·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原文及赏析
  • 清·纳兰性德《长相思》原文及赏析
  • 唐·卢纶《逢病军人》原文及赏析
  • 唐·陈子昂《送魏大从军》原文及赏析
  • 唐·岑参《走马川行奉送出师西征》原文及赏析
  • 唐·王维《观猎》原文及赏析
  •  

    手机访问 作品人物网

    热门推荐
    作品人物网郑重声明:本站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旨在传播更多的信息,版权为原作者所有。若有不合适的地方,请联系本站删除。
    特别推荐
    红楼梦 水浒传 西游记 三国演义 儒林外史 金瓶梅 诗经 史记 聊斋志异 楚辞 论语 道德经 庄子 山海经 颜氏家训 曾国藩文集 安徒生童话 格林童话 一千零一夜 伊索寓言 中国寓言 经典寓言 经典童话 成语故事 网站地图 编制招聘网
    为你解读好作品
    作品人物网vrrw.net 2016-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