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王安石《河北民》原文及赏析

【导语】:

  河北民,     生长二边长苦辛。  家家养子学耕织, 输与官家事夷狄。  今年大旱千里赤, 州县仍催给河役。  老小相依来就南, 南人丰年自无食。  悲愁天地白日昏,

  河北民,     生长二边长苦辛。

  家家养子学耕织, 输与官家事夷狄。

  今年大旱千里赤, 州县仍催给河役。

  老小相依来就南, 南人丰年自无食。

  悲愁天地白日昏, 路旁过者无颜色。

  汝生不及贞观中, 斗粟数钱无兵戎!

  这首古风歌行体是诗人早年的作品,以写河北民遭受的人祸天灾为主线,交织进内外矛盾,并以南人丰收也无食作陪衬,反映北宋一代人民的苦难,揭露了北宋中叶政治昏暗、内外交困、阶级矛盾加剧的现实,正是这些因素导致了北宋的灭亡,由此作者表达了对盛唐的向往。

  诗的前两句概括写河北民长期受压榨过着悲苦的生活,总领全文。接着层层剖露悲苦的原因;国家无力保卫边境,使他们备受辽和西夏入侵与骚扰之苦。家家男女耕织的劳动果实全部被官家掠走,一是送给辽和西夏作为媾和的钱币或失败的赔款,一是供给宋朝军队作军饷。再加上大旱之年,赤地千里,黄河本不会泛滥,但仍催逼河工,加重劳役。这样,赋税、灾害、徭役同时压在河北民的头上,加之大旱无收,更使他们陷入水深火热、无以谋生的境地。归根结底,人民的苦难是由北宋王朝造成的。河北民生活如此,河南民的景况又怎么样呢?“南人丰年自无食”一句,就写尽了河南民生活的惨状,河北河南纵然有一条大河阻隔,但宋王朝的残酷压榨剥削政策都是一样的,即使在丰年,那里的人民也是食不裹腹、啼饥号寒,脸上愁云密布。结尾两句,诗人借对“贞观之治”的向往抨击北宋统治者政治的腐败,社会的黑暗,寄寓了深深的慨叹。王安石变法的目的也在于富国强兵,但腐朽的北宋王朝无法做到这一点,因之,诗人只能发出徒然的慨叹。从这首诗里,可以看出王安石所渴望的理想社会,只能是“贞观”之盛世,他虽然同情百姓、反映民不聊生的情况,但只是站在行仁政的立场上来观察社会现实,提出变法的主张,是不能解决社会的根本矛盾的,他的许多诗歌只是发出了悲时悯人的浩叹,而写不出农民的反抗。

相关推荐
  • 明·钟惺《江行俳体(其一)》原文及赏析
  • 宋·范仲淹《江上渔者》原文及赏析
  • 清·屈大钧《民谣》原文及赏析
  • 清·吴伟业《捉船行》原文及赏析
  • 宋·杨万里《悯农》原文及赏析
  • 清·龚自珍《己亥杂诗》原文及赏析
  • 唐·李白《宿五松山下荀媪家》原文及赏析
  • 唐·曹邺《官仓鼠》原文及赏析
  • 唐·戴叔伦《女耕田行》原文及赏析
  • 唐·聂夷中《咏田家》原文及赏析
  •  

    手机访问 作品人物网

    热门推荐
    作品人物网郑重声明:本站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旨在传播更多的信息,版权为原作者所有。若有不合适的地方,请联系本站删除。
    特别推荐
    红楼梦 水浒传 西游记 三国演义 儒林外史 金瓶梅 诗经 史记 聊斋志异 楚辞 论语 道德经 庄子 山海经 颜氏家训 曾国藩文集 安徒生童话 格林童话 一千零一夜 伊索寓言 中国寓言 经典寓言 经典童话 成语故事 网站地图 编制招聘网
    为你解读好作品
    作品人物网vrrw.net 2016-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