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陆游《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原文及赏析

【导语】:

  三万里河东入海, 五千仞岳上摩天。  遗民泪尽胡尘里, 南望王师又一年。  这首诗写于1192年秋,其时诗人六十八岁,距最后一次罢斥已届四年。其间诗人贫病交织,仍然热爱祖国

  三万里河东入海, 五千仞岳上摩天。

  遗民泪尽胡尘里, 南望王师又一年。

  这首诗写于1192年秋,其时诗人六十八岁,距最后一次罢斥已届四年。其间诗人贫病交织,仍然热爱祖国伟大山河,时刻关心沦陷区的人民,怨愤屈服苟安的南宋王朝。时值初秋,暑气仍盛,顿觉闷热难眠,将晓之际,诗人步出篱门,以解暑热,忧思绵绵,成诗二首,此选其二。

  起首二句运用夸张的笔法,极赞祖国山河的雄伟壮丽:滚滚黄河三万里,汹涌澎湃入东海;巍巍华山五千仞,气势磅礴插九天。想到此景,岂能不激起诗人的万丈豪情?可叹的是,山河虽好,早已沦入敌手,“坐令此地没胡虏,两京宫阙悲荆榛”。思及此情,又怎能不令诗人悲愤填膺?

  三、四两句变起首二句的雄浑而为沉郁。沦陷区的遗民,尽管他们的眼泪早已流尽,但是并未绝望,仍然透过漫漫的“胡尘”,遥望南天,渴望“王师”来解救他们。可是,时间一年一年地过去了,他们的眼望穿了,心盼碎了,“王师”的踪影却愈来愈渺茫了。这是一幅多么凄惨的画面呵! 较之“遗民忍死望恢复,几处今宵垂泪痕”,这两句诗尤为深沉惨烈。一个“尽”字汇聚了“遗民”几多悲辛,一个“望”字表明“遗民”盼解放的心情是何等急切,一个“又”字融入诗人对南宋王朝的无穷失望和怨愤。意境雄浑壮阔,格调苍凉悲壮,使人昂奋,催人泪下,“建安风骨”于此再现。

相关推荐
  • 宋·陆游《示儿》原文及赏析
  • 宋·朱敦儒《相见欢》原文及赏析
  • 清·魏禧《登雨花台》原文及赏析
  • 宋·陈与义《牡丹》原文及赏析
  • 宋·赵佶《燕山亭 北行见杏花》原文及赏析
  • 明·夏完淳《烛影摇红》原文及赏析
  • 明·陈子龙《点绛唇》原文及赏析
  • 宋·黄机《满江红》原文及赏析
  • 宋·岳飞《满江红》原文及赏析
  • 五代·李煜《浪淘沙》原文及赏析
  •  

    手机访问 作品人物网

    热门推荐
    作品人物网郑重声明:本站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旨在传播更多的信息,版权为原作者所有。若有不合适的地方,请联系本站删除。
    特别推荐
    红楼梦 水浒传 西游记 三国演义 儒林外史 金瓶梅 诗经 史记 聊斋志异 楚辞 论语 道德经 庄子 山海经 颜氏家训 曾国藩文集 安徒生童话 格林童话 一千零一夜 伊索寓言 中国寓言 经典寓言 经典童话 成语故事 网站地图 编制招聘网
    为你解读好作品
    作品人物网vrrw.net 2016-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