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居易《大林寺桃花》原文及赏析

【导语】:

  人间四月芳菲尽, 山寺桃花始盛开。  长恨春归无觅处, 不知转入此中来。  白居易在这首诗前有个序言:“……自遗爱草堂历东西二林,抵化城憩峰顶,登香炉

  人间四月芳菲尽, 山寺桃花始盛开。

  长恨春归无觅处, 不知转入此中来。

  白居易在这首诗前有个序言:“……自遗爱草堂历东西二林,抵化城憩峰顶,登香炉峰,宿大林寺。大林穷远,人迹罕到,环寺多清流苍石,短松瘦竹……山高地深,时节绝晚于时,孟夏月如正二月天,梨桃始华,涧草犹短,人物风候与平地聚落不同,初到恍然若别造一世界者。”就这序与诗看,好象只在记叙地面与山上物候不同,其实诗人正是借此事以表达自己的心情。白居易被贬江州(今九江市)后,心情抑郁,大有“人间芳菲尽”之感,如今到了“人迹罕到”的奇境佳地,如入另一世界,精神上得到安慰,有种远离浊世的轻快,萌生了隐居山林的清想。他于元和十一年秋,就在香炉峰下筑了草堂,写了《草堂记》文和《香炉峰下新卜山居,草堂初成,偶题东壁》诗,同时于这时写的《遗爱寺》中亦可见出这种隐逸情绪:“弄石临溪坐,寻花绕寺行。时时闻鸟语,处处是泉声。”可见所谓“春归大林”是“人归山林”的写意。

  一般的理趣诗是写景、抒情中巧言物理,而此诗却是于写物理中顺抒人情。白居易写作这首诗是唐元和十二年农历四月初九,也就是公元817年四月二十八日。香炉峰在庐山北部,峰顶水气郁结,云雾弥漫。大林寺海拔一千二百公尺。据当地气象资料,那里大约山地平均升高一百米,气温就差0.5°~0.6℃,如九江市气温15℃时,山上大林寺的温度8℃上下。山上桃花晚开,完全是气温决定了的。诗人缘物理叙写,借此抒情,其情趣自然不同于一般。

相关推荐
  • 王梵志《城外土馒头》原文及赏析
  • 杜甫《垂老别》原文及赏析
  • 韩愈《嘲鼾睡二首》原文及赏析
  • 李白《嘲鲁儒》原文及赏析
  • 杨万里《嘲稚子》原文及赏析
  • 屈原《哀郢》原文及赏析
  • 《北风》 - 《诗经》原文及赏析
  • 沈约《别范安成》原文及赏析
  • 柳宗元《别舍弟宗一》原文及赏析
  • 黄仲则《别老母》原文及赏析
  •  

    手机访问 作品人物网

    热门推荐
    作品人物网郑重声明:本站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旨在传播更多的信息,版权为原作者所有。若有不合适的地方,请联系本站删除。
    特别推荐
    红楼梦 水浒传 西游记 三国演义 儒林外史 金瓶梅 诗经 史记 聊斋志异 楚辞 论语 道德经 庄子 山海经 颜氏家训 曾国藩文集 安徒生童话 格林童话 一千零一夜 伊索寓言 中国寓言 经典寓言 经典童话 成语故事 网站地图 编制招聘网
    为你解读好作品
    作品人物网vrrw.net 2016-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