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方平《春怨》 原文及赏析

【导语】:

  纱窗日落渐黄昏, 金屋无人见泪痕。  寂寞空庭春欲晚, 梨花满地不开门。  刘方平,河南(今洛阳一带)人。少工词赋,擅绘画。隐居颍阳大谷,不仕。他的绝句描绘细腻,含蓄隽永。

  纱窗日落渐黄昏, 金屋无人见泪痕。

  寂寞空庭春欲晚, 梨花满地不开门。

  刘方平,河南(今洛阳一带)人。少工词赋,擅绘画。隐居颍阳大谷,不仕。他的绝句描绘细腻,含蓄隽永。《全唐诗》编存其诗一卷。

  这首诗写一个贵家少女,幽闭于深门大院之中,无限怨恨之情。

  “一日之愁, 黄昏为切。一岁之怨,春暮居多。”(唐汝询《唐诗解》)诗中的少女正处在暮春傍晚之时,因而极易激发其愁绪哀情。全诗充满了孤凄寂寥的况味。“日落”,使人产生难耐的长夜将临之感;“无人”,说明孤身只影,愈觉内心空虚无托;“空庭”,进一步表明不仅屋内无外人,庭中也无他人,空旷落漠之意更浓;“不开门”,则此地是个禁闭的世界,冰冷的天地。她所处的环境,原来应该说是不错的,有“纱窗”护户,系幽静之处;有“金屋”华堂,属富有之家;有满院梨花,乃优美所在。可是也正因为这些华贵的居舍和陈设,决定了她不能如农家少女自由往返于田头陌上,象渔家少女荡舟于江河湖塘,不可能和心爱的人相依相偎,同行同游。这怎不叫她要“泪痕”满面呢!

  “金屋”、“纱窗”、“空庭”,不仅暗示着少女精神苦闷的原因,而且在强烈的对比中,显示了她内心的极度痛苦。“日落渐黄昏”,“空庭春欲晚”,也不仅是触动她情思的因素,同时也烘托着她愁苦的心境。特别是“梨花满地”以景结情,尤为蕴藉。遍地梨花,似她碎乱了的心,如她纷洒的泪,虽只淡淡写来,可却深深诉怨。

相关推荐
  • 李攀龙《春日闻明卿之京却寄》原文及赏析
  • 金昌绪《春怨》原文及赏析
  • 刘方平《春怨》 原文及赏析
  • 王禹偁《春居杂兴》原文及赏析
  • 王昌龄《春宫曲》原文及赏析
  • 杜荀鹤《春宫怨》原文及赏析
  • 朱绛《春女怨》原文及赏析
  • 薛维翰《春女怨》原文及赏析
  • 李益《春夜闻笛》原文及赏析
  • 杜甫《春夜喜雨》 原文及赏析
  •  

    手机访问 作品人物网

    热门推荐
    作品人物网郑重声明:本站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旨在传播更多的信息,版权为原作者所有。若有不合适的地方,请联系本站删除。
    特别推荐
    红楼梦 水浒传 西游记 三国演义 儒林外史 金瓶梅 诗经 史记 聊斋志异 楚辞 论语 道德经 庄子 山海经 颜氏家训 曾国藩文集 安徒生童话 格林童话 一千零一夜 伊索寓言 中国寓言 经典寓言 经典童话 成语故事 网站地图 编制招聘网
    为你解读好作品
    作品人物网vrrw.net 2016-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