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日炎炎似火烧》 - 《水浒》原文及赏析

【导语】:

  赤日炎炎似火烧,野田禾稻半枯焦。  农夫心内如汤煮,公子王孙把扇摇。  施耐庵(约1296—1370),名子安。兴化(今江苏兴化县)人,原籍苏州。元末明初杰出的小说家,为杰

  赤日炎炎似火烧,野田禾稻半枯焦。

  农夫心内如汤煮,公子王孙把扇摇。

  施耐庵(约1296—1370),名子安。兴化(今江苏兴化县)人,原籍苏州。元末明初杰出的小说家,为杰出古典长篇名著《水浒传》的作者。

  这首民歌原为《水浒传》第十五回“智取生辰纲”时白日鼠白胜所唱,反映了农民满腔怨苦之情。

  一、二两句以夸张的语言逼真地描绘了炎夏盛暑、骄阳似火、禾稻半枯、赤地千里的凄凉情景。虽然写的是客观景象,但从“似火烧”的比喻和“半枯焦”的描述中,不难体会出农民焦灼的心情。所以这两句实为景中含情的好句。

  三、四两句为议论。第三句顺承上两句之意,用“如汤煮”这一夸张而准确的比喻,将农夫内心的焦躁不安和怨苦之情写足。农夫心内为什么如汤煮呢?歌中虽然蕴而未申,但不难从上下文中体会出来。一是因为炎阳似火,酷热难当,农夫得冒着这赤日的炙烤去劳作,实在苦不堪言;二是因为禾稻均已被烤得半枯焦,赤地千里、颗粒无收的旱象已在威胁着农夫;三是因为贫富对立、苦乐悬殊、劳逸不均的社会现实使农夫内心充满怨愤不平之气。 一、二两点承上,第三点启下。第三句实为承上启下的关键句。如此一转折,第四句便如顺流之舟矣。而“如汤煮”和“把扇摇”对比又如此鲜明强烈,它象一面聚光镜,形成了一个焦点,把贫富两个阶级生活上的悬殊、地位上的对立和情绪上的对抗统统最高度地集中到一点上来了。

  民歌的语言,如此通俗浅显,明白自然,而又如此耐人寻味,富有魅力,真不愧为大手笔!

相关推荐
  • 虞世南《蝉》原文及赏析
  • 郑燮《脆蛇》原文及赏析
  • 李适之《罢相作》原文及赏析
  • 朱仲晦《答王无功问故园》原文及赏析
  • 韩愈《答张十一功曹》原文及赏析
  • 李白《答山中俗人》原文及赏析
  • 邹容《答太炎先生》原文及赏析
  • 林则徐《程玉樵方伯饯予兰州藩廨之若己有园,次韵奉谢》
  • 关汉卿《碧玉箫》 - 失题》原文及赏析
  •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原文及赏析
  •  

    手机访问 作品人物网

    热门推荐
    作品人物网郑重声明:本站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旨在传播更多的信息,版权为原作者所有。若有不合适的地方,请联系本站删除。
    特别推荐
    红楼梦 水浒传 西游记 三国演义 儒林外史 金瓶梅 诗经 史记 聊斋志异 楚辞 论语 道德经 庄子 山海经 颜氏家训 曾国藩文集 安徒生童话 格林童话 一千零一夜 伊索寓言 中国寓言 经典寓言 经典童话 成语故事 网站地图 编制招聘网
    为你解读好作品
    作品人物网vrrw.net 2016-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