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熹《泛舟》原文及赏析

【导语】:

  昨夜江边春水生, 艨艟巨舰一毛轻。  向来枉费推移力, 此日中流自在行。  这首诗写艨艟,这是古代的一种战船,很大、很重,要把它从沙滩上推下水,要用很多人去推挽。昨天夜里

  昨夜江边春水生, 艨艟巨舰一毛轻。

  向来枉费推移力, 此日中流自在行。

  这首诗写艨艟,这是古代的一种战船,很大、很重,要把它从沙滩上推下水,要用很多人去推挽。昨天夜里涨潮了,春水漫上沙滩,船自然地浮起来了。庞然大物的战舰,飘在江面上,就象一柄鹅毛一样,乘着水势自由地航行着。诗将船于水涨前后两种情况对比了写,给人以深刻的印象。先前是“枉费推移力”,船重自然要用大力,今天,“艨艟巨舰”变得“一毛轻”,可以于“中流自在行”,原因就在于“昨夜江边春水生”。“向来”、“昨夜”、“此日”三个时间,“推移”、“水生”、“自在”三种状态,前后是截然不同的状态,中间是转化的过程。朱熹虽然是理学家,可是写诗还是懂得形象思维的。

  这首诗的题名,《千家诗》作“泛舟”,而有的诗集却与前篇介绍的“半亩方塘一鉴开”同归于《观书有感》,有的则明确题为《观书有感二首》,《泛舟》为其第二首。从两首诗都采取拟物取理的手法和所写内容看,也可说都是和“书”有关的。第一篇着重说明书的内容丰富,第二篇着重说明书的好处。一借“泛舟”喻办事,借“春水”喻学识。借“春水生”喻学识增长;借“艨艟”喻艰巨工作,借“一毛轻”、“自在行”喻工作由难变易。可是这首诗使人并不囿于学习方面,而能悟出一个道理:要克服困难,解决问题,完成事业,都要借助一定的条件。在一定的条件下,矛盾着的对立方面总会向其对立方面转化的。如果只凭了 主观的苦干,而不善于掌握客观规律,运用有利条件,那也是“枉费推移力”的。这种理,是从诗人所写的物象变化中领悟出的,而不是直接说出的,这就要对所写抽象加以思考。“向来枉费推移力”是促使思想的动力,也是开启诗意的钥匙,它与“此日中流自在行”形成对比,由这种矛盾追寻解决的原因。知道了促使变化的因素,获得启示,并联类及他,推而广之。这首诗由“船行”使人可想到读书之理,对其他事情也同样有所启迪。

相关推荐
  • 戴昺《杜鹃诗》原文及赏析
  • 白居易《放言(其三)》原文及赏析
  • 张九龄《感遇十二首(其四)》原文及赏析
  • 陈子昂《感遇(第十九首)》原文及赏析
  • 陈子昂《感遇(第二首)》原文及赏析
  • 潘岳《悼亡诗》原文及赏析
  • 商景兰《悼亡》原文及赏析
  • 郑思肖《德祐二年岁旦》原文及赏析
  • 高棅《得郑二宣海南手札》原文及赏析
  • 易经《归妹》原文及赏析
  •  

    手机访问 作品人物网

    热门推荐
    作品人物网郑重声明:本站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旨在传播更多的信息,版权为原作者所有。若有不合适的地方,请联系本站删除。
    特别推荐
    红楼梦 水浒传 西游记 三国演义 儒林外史 金瓶梅 诗经 史记 聊斋志异 楚辞 论语 道德经 庄子 山海经 颜氏家训 曾国藩文集 安徒生童话 格林童话 一千零一夜 伊索寓言 中国寓言 经典寓言 经典童话 成语故事 网站地图 编制招聘网
    为你解读好作品
    作品人物网vrrw.net 2016-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