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肩吾《幼女词》原文及赏析

【导语】:

  幼女才六岁, 未知巧与拙。  向夜在堂前, 学人拜新月。  施肩吾,字希圣,号东斋,睦州分水(今浙江桐庐西北)人。唐元和进士,后隐居洪州西山,世称“华阳真人”,诗奇丽

  幼女才六岁, 未知巧与拙。

  向夜在堂前, 学人拜新月。

  施肩吾,字希圣,号东斋,睦州分水(今浙江桐庐西北)人。唐元和进士,后隐居洪州西山,世称“华阳真人”,诗奇丽,有《西山集》十卷,《全唐诗》存诗一卷。

  诗人有个天真可爱的小女儿,“举家钟爱年最小”(《效古词》), 因而诗人多次以幼女题材入诗。黄叔灿《唐诗笺注》评述这首诗说:“真情真景,无斧凿痕。 ‘学人’二字,所谓‘道是无情却有情’也。”这诗确实以白描手法写出了幼女的稚趣。

  诗写才六岁的女孩子于“七夕”学着大人拜月“乞巧”。七夕是女孩儿的欢乐晚会之时,她们多来乞巧,如林杰《乞巧》诗所写:“七夕今宵看碧霄,牵牛织女渡河桥。家家乞巧望秋月,穿尽红丝几万条。”才六岁的小孩子,还不知道什么叫“巧”和“拙”,当然也没有其他什么杂念。她混杂在大人之间,只是模仿着姑姑姐姐的样子做,以为好玩罢了。“学人”和“未知”相应;“未知”和“六岁”相合。

  才六岁的孩子能“学人拜新月”,这动作可谓灵巧,但她并不明白拜新月的意义,只是一种无意识的模仿,也就拙得很。这种“拙”,不是知事明理人的笨拙,也非成人不谙规律的弄巧成拙,更非该做好而做不好的拙劣,而是尚未知巧与拙的孩子,却学着乞巧的大人拜,行为很巧,姿态很拙;心智很巧,外观很拙。这种“巧”与“拙”统一在“幼”字上,也就在这种“巧”与“拙”的矛盾中溢射出稚趣。

  这首幼女词无一丽词奇语,而趣味盎然,就在于选材别致,观察入微,捉住传神细节,以幼女的天真烂漫为叙写对象,而使诗成为质朴而风趣的妙作。

相关推荐
  • 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原文及赏析
  • 范成大《州桥》原文及赏析
  • 晏殊《寓意》原文及赏析
  • 李煜《子夜歌》原文及赏析
  • 南朝乐府民歌《子夜歌(选一)》原文及赏析
  • 南朝乐府民歌《子夜歌(其一)》原文及赏析
  • 宇文虚中《在金日作(选一)》原文及赏析
  • 骆宾王《在狱咏蝉》原文及赏析
  • 王绩《在京思故园见乡人问》原文及赏析
  • 吴澄《咏雪》原文及赏析
  •  

    手机访问 作品人物网

    热门推荐
    作品人物网郑重声明:本站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旨在传播更多的信息,版权为原作者所有。若有不合适的地方,请联系本站删除。
    特别推荐
    红楼梦 水浒传 西游记 三国演义 儒林外史 金瓶梅 诗经 史记 聊斋志异 楚辞 论语 道德经 庄子 山海经 颜氏家训 曾国藩文集 安徒生童话 格林童话 一千零一夜 伊索寓言 中国寓言 经典寓言 经典童话 成语故事 网站地图 编制招聘网
    为你解读好作品
    作品人物网vrrw.net 2016-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