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王安石《元日》原文及赏析

【导语】:

  爆竹声中一岁除, 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 总把新桃换旧符。  〔屠苏〕是一种酒,用屠苏草泡制而成,故称。〔曈曈〕光明貌,是太阳初升时的情景。〔桃符〕旧俗,春

  爆竹声中一岁除, 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 总把新桃换旧符。

  〔屠苏〕是一种酒,用屠苏草泡制而成,故称。〔曈曈〕光明貌,是太阳初升时的情景。〔桃符〕旧俗,春节前在桃木板上画神荼、郁垒二神,据说挂在门上可以避邪。

  《元日》洋溢着欢快的情绪,表现了蓬勃的生机,实际上表达了诗人对变法改革初步胜利的欣喜之情,是一首脍炙人口的诗。

  元日,这是一个年年都有的传统节日,是新的一年开始。人们在这一天举行庆祝仪式,欢庆一年的丰收,祝福新的一年生活更加美好,吉祥如意。但是,在北宋统治阶级的苛政压迫下,对百姓们来说,元日则是开始了一年的新的煎熬,不仅统治者残酷搜刮民脂民膏供自己挥霍享受,而且北宋边境一直不得安宁,与外族连年战争,军费庞大,赔款媾和,沉重的赋税和徭役,逼得人民流离失所。王安石早年写的《河北民》等诗篇,就充分地反映了那种黑暗的社会现实,元日只会使百姓们感到痛苦。但是“熙宁新政”开始后,变法革新政策对生产力的发展曾起了积极的作用,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农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人民的生活稍有改善。《元日》诗中“总把新桃换旧符”一句,正是表达了诗人对改革成绩的肯定,对改革措施的颂扬。

  诗的前两句是描写欢庆春节的热烈气氛。除夕之夜,人们喜气洋洋,围坐在守岁的火堆边,听着那震耳欲聋的爆竹声,喝着主避瘟的屠苏酒,醉薰薰,暖洋洋,好似春风般地温暖着心田。当东方的朝阳冉冉升起,给人们送来了光明和温暖的时候,人们便把旧桃符取下,换上新桃符。

  由于诗中充满着欢快的情绪,运用了富于感情色彩的词语,如“春风送暖”、“曈曈日”等,因而我们就不能把这些庆祝活动当作一般情况下的例行活动来看待,应当结合当时变法改革的社会背景和诗人彼时彼地的心态,予以正确的理解。王安石变法改革虽然失败了,但他的改革精神是应当肯定的,变法所取得的成效也是抹杀不了的。“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一联,既活托出了他对变法成绩的欣喜之情,同时又让人们懂得新生事物总是要代替腐朽没落的事物,蕴含着深刻的哲理。变法的失败,与其说是王安石个人的失败,倒不如说这是封建社会的衰势,已难于换回了。

  诗人善于抓取平凡生活中的典型素材,反映深邃的思想。元日年年有,今年胜往年。诗人用一元复始为题表达变法改革的决心和魄力,这种魄力和决心,又是通过具有生机盎然特征的细节(如放爆竹、换桃符)联在一起,通过渲染新春佳节欢乐热烈的气氛表达出来。

相关推荐
  • 宋·苏轼《中秋月》原文及赏析
  • 唐·杜牧《七夕》原文及赏析
  •  

    手机访问 作品人物网

    热门推荐
    作品人物网郑重声明:本站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旨在传播更多的信息,版权为原作者所有。若有不合适的地方,请联系本站删除。
    特别推荐
    红楼梦 水浒传 西游记 三国演义 儒林外史 金瓶梅 诗经 史记 聊斋志异 楚辞 论语 道德经 庄子 山海经 颜氏家训 曾国藩文集 安徒生童话 格林童话 一千零一夜 伊索寓言 中国寓言 经典寓言 经典童话 成语故事 网站地图 编制招聘网
    为你解读好作品
    作品人物网vrrw.net 2016-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