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张谓《早梅》原文及赏析

【导语】:

  一树寒梅白玉条, 迥临村路傍溪桥。  不知近水花先发, 疑是经冬雪未销。  梅花,色香并绝,花形美丽而不妖冶,花味清韵而又芳香。人们喜爱梅花,不仅是它的香姿,还因为它的性格

  一树寒梅白玉条, 迥临村路傍溪桥。

  不知近水花先发, 疑是经冬雪未销。

  梅花,色香并绝,花形美丽而不妖冶,花味清韵而又芳香。人们喜爱梅花,不仅是它的香姿,还因为它的性格——在冰封大地、百花绝迹的时候,它却在风雪之中,绽放出秀丽的花朵,自有一种不屈的性格,自有一种鼓舞人的力量。梅花,作为我国佳统名花之一,入诗者不乏佳篇,张谓此诗独写一“早”字,实际是咏梅的品格。

  首句,“一树寒梅白玉条”,写了早梅凌寒独开的风姿。天寒地冻,梅树的枝条上缀满了花朵,好象是白玉装饰的一般。“白玉条”既写出了梅花的洁白,又写出了梅花的繁茂,远眺,象是条条白玉,这风姿是极其鲜明而惹人注目的。

  第二句,“迥临村路傍溪桥”,写了早梅独开的环境。这一树寒梅开放在远离人来车往的乡村小道的地方,开放在临近田间小溪的那座小桥的旁边。一树梅花被衬以近处的村路和远方的溪桥的背景,这就构成了一幅层次分明的画面。

  第三句,“不知近水花先发”,写了寒梅早发的原因。这株寒梅之所以开放得特别早,是因为“近水”的缘故。第四句,“疑是经冬雪未销”,写了寒梅早发造成的错觉。这一树白玉条,原先还疑做是经冬未消的、胶着在枝头上的皑皑白雪呢。先一个“不知”,后一个“疑是”,表示了诗人开始时对远树似雪的一种迷离恍惚的直感,只是在后来辨别了环境之后,才觉得周围已没有未融的冰雪了,这一树白玉条断然不是经冬而存,那么,在这酷寒中能开的一定是梅花了,梅花开放得何以如此之早呢?呵,近水之梅花先发!观察加辨别,才排除了诗人的疑惑。早梅之“早”,被凸现了出来。

  这首诗的题目是《早梅》,而诗人的观察点是远眺,远眺早梅,才有“白玉条”的直感,才有“疑是经冬雪未销”的错觉,写得别有一番韵味。宋代王安石的《梅花》云:“墙头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先疑梅为雪,后暗香袭来,才知是梅非雪。它也写错觉,但这错觉的造成是因为梅花凌雪而开,如雪的梅花和如梅花的雪自是容易相混。《梅花》近观的“疑是”与《早梅》远眺的“疑是”,同工异曲,可说各尽其妙。

相关推荐
  • 唐·李白《把酒问月》原文及赏析
  • 宋·赵以夫《扬州慢》原文及赏析
  • 唐·张九龄《感遇十二首(其一)》原文及赏析
  • 明·陈子龙《念奴娇 春雪咏兰》原文及赏析
  • 宋·谢枋得《庆全庵桃花》原文及赏析
  • 唐·李白《峨嵋山月歌》原文及赏析
  • 宋·林逋《山园小梅》原文及赏析
  • 宋·李清照《如梦令》原文及赏析
  • 元·王冕《墨梅》原文及赏析
  • 唐·贺知章《咏柳》原文及赏析
  •  

    手机访问 作品人物网

    热门推荐
    作品人物网郑重声明:本站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旨在传播更多的信息,版权为原作者所有。若有不合适的地方,请联系本站删除。
    特别推荐
    红楼梦 水浒传 西游记 三国演义 儒林外史 金瓶梅 诗经 史记 聊斋志异 楚辞 论语 道德经 庄子 山海经 颜氏家训 曾国藩文集 安徒生童话 格林童话 一千零一夜 伊索寓言 中国寓言 经典寓言 经典童话 成语故事 网站地图 编制招聘网
    为你解读好作品
    作品人物网vrrw.net 2016-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