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夜与故人偶集》原文及赏析

【导语】:

  天秋月又满,域阙夜千重②。  还作江南会,翻疑梦里逢③。  风枝惊暗鹊④,露草覆寒蛩⑤。  羁旅长堪醉,相留畏晓钟。  他乡遇故知,自古被认为是人生四大幸事之一

  天秋月又满,域阙夜千重②。

  还作江南会,翻疑梦里逢③。

  风枝惊暗鹊④,露草覆寒蛩⑤。

  羁旅长堪醉,相留畏晓钟。

  他乡遇故知,自古被认为是人生四大幸事之一。对于长期羁旅的人来说,乡思与故人,在他的感情世界里常常占有着极为重要的位置。戴叔伦的这首五言律诗就描写了作客长安时偶遇故知的惊喜之情和思乡之念。诗题一作《江乡故人偶集客舍》 即包含了 “江乡” 、“故人”的两方面感情内容。

  “天秋月又满,城阙夜千重。”诗的首联从写景着笔,切时切地,又是一个秋天的夜晚,明朗的满月,映照着长安宫城的千重门户。这一联泛泛写来,好似漫不经心,实际上却是景中含情。具体地说,有四层含义: “天秋”,是说时令已入秋,说明作客经年,此其一; 望月而怀远,人之常情,远离故土的诗人,自也不免这种怀人的情绪,此其二; 月亮缺了,又圆满,人在他乡,却不能与自己的亲人故友相聚,此其三; 作客经年,不知经历了几遭月圆之夜,此情此景,缠绵反复,人何以堪? 此其四。

  颔联出其不意,即行点题: “还作江南会,翻疑梦里逢。”诗人原籍润州(今江苏镇江) ,居然在客居京城长安之夜,会集江南故人,这怎能不出乎他的意料之外呢?正是因为诗人过去曾有过许许多多次的梦里“江南会”,所以,这次真正遇见了江南故人时,仍不敢相信,似乎又是一场梦。杜甫 《羌村三首》其一云: “夜阑更秉烛,相对如梦寐。”描写安史乱中,从凤翔初回鄜州家中时的惊喜和“生还偶然遂”的余悸,诚挚感人,入木三分。后来司空曙《云阳馆与韩绅宿别》 的“乍见翻疑梦,相悲各问年”,即用杜句; 陈师道《示三子》 “了知不是梦,忽忽心未稳”,翻用杜语,都是描写久别重逢时的惊怪犹疑的心态,收到了很好的艺术效果。这首诗以 “还作”、“翻疑”作流水对,写诗人客夜遇故人时的意外和惊喜,乃致弄真成假,疑信参半,同样是真切动人。

  颈联“风枝惊暗鹊,露草覆寒蛩”,写客夜相会时的环境,这是一个清幽而宁静的境界: 随风摇动作响的树枝,惊起了宿巢的鸣鹊; 沾露的枯草下,蟋蟀的叫声,给人送来了阵阵的寒意。暗鹊的惊飞,寒蛩的鸣叫,这看似纯粹的深夜景象,其中却暗用了曹操《短歌行》 中的“月明星稀,鸟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语,蕴含了诗人的客旅之情和思归之念。所以有人评这一联说: “属对虽觉纤巧,含意究属深刻。” (喻守真编注《唐诗三百首详析》)

  这种深刻的羁旅之愁,既然无法摆脱,唯有长醉来解; 而江乡故人的会集,无疑是给诗人以深深的慰藉。所以,尾联不无慨叹地说: “羁旅长堪醉,相留畏晓钟。”因为相见的难得,所以也最怕晓钟一响,彼此又要分手。一种对江乡的思念和对故人的依依不舍之情尽在这“长醉”与“相留”的感喟和劝慰之中。

  这首诗将客夜的景色和会集故人的惊喜,羁旅的愁绪融为一体,写景、抒情相错而行。写景则紧扣秋夜的时令特征,情寓景中; 而抒情则因为故人是来自诗人的故乡江南,所以,在表达深厚友情的同时,还抒发了对故乡的眷念之情和长期漂泊的愁怀。笔调婉转而流畅。

相关推荐
  • 《送王司直》原文及赏析
  • 《淮上喜会梁州故人》原文及赏析
  • 《初发扬子寄元大校书》原文及赏析
  • 《独游西斋寄崔主簿》原文及赏析
  • 《寄李儋元锡》原文及赏析
  • 《寄全椒山中道士》原文及赏析
  • 《赋得暮雨送李曹》原文及赏析
  • 《送李端》原文及赏析
  • 《竹窗闻风寄苗发司空曙》原文及赏析
  • 《送崔判官还太原》原文及赏析
  •  

    手机访问 作品人物网

    热门推荐
    作品人物网郑重声明:本站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旨在传播更多的信息,版权为原作者所有。若有不合适的地方,请联系本站删除。
    特别推荐
    红楼梦 水浒传 西游记 三国演义 儒林外史 金瓶梅 诗经 史记 聊斋志异 楚辞 论语 道德经 庄子 山海经 颜氏家训 曾国藩文集 安徒生童话 格林童话 一千零一夜 伊索寓言 中国寓言 经典寓言 经典童话 成语故事 网站地图 编制招聘网
    为你解读好作品
    作品人物网vrrw.net 2016-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