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庞参军》原文及赏析

【导语】:

  三复来贶①,犹罢不能。自尔邻曲②,冬春再交,款然良对,忽成旧游。俗谚云: 数面成亲旧。况情过此者乎?人事好乖③,便当语离。杨公所叹④,岂为长悲。吾抱疾多年,不复为文。

  三复来贶①,犹罢不能。自尔邻曲②,冬春再交,款然良对,忽成旧游。俗谚云: 数面成亲旧。况情过此者乎?人事好乖③,便当语离。杨公所叹④,岂为长悲。吾抱疾多年,不复为文。本既不丰⑤,复老病继之。辄依周礼往复之义⑥,且为别后相思之资。

  相知何必旧, 倾盖定前言⑦。

  有客赏我趣,每每顾园林。

  谈谐无俗调,所说圣人篇。

  或有数斗酒,闲饮自欢然。

  我实幽居士,无复东西缘。

  物新人惟旧,弱毫多所宣⑧。

  情通万里外,形迹滞江山。

  君其爱体素⑨,来会在何年。

  陶渊明一生虽有过几度短暂的仕履,大部分时间却是在田园隐居中度过的。他看不惯官场倾轧的腐朽气习,转而寄情山野,因而他的诗在自然风物、村姑野老的描写之中显示出一种逃离樊笼、复返自然的平静淡泊心境。然而,陶渊明也并不是那种看破尘嚣,心如死灰的隐士,他的许多诗歌都表达了他对真诚友情的追求和歌颂。这首五言诗便是极好的例证。

  此诗作于陶渊明六十岁那年的春天。庞参军是他的一位朋友,彼此结邻,过从密切。此春庞赴江陵为刘义隆镇西参军,临行赠诗,诗人便以此酬答。诗序中 “款然良对,忽成旧游”,“人事好乖,便当语离。杨公所叹,岂为常悲”,已申述了朋友离别之情,为全诗预先定下敦厚深挚的情感基调。

  诗歌以议论发端,首二句既是朋友间真诚交往的常理,又极为贴切地表达了诗人对庞参军的深笃友情。据序文“自尔邻曲,冬春再交”,可知陶、庞比邻仅二年。古谚云: “白头如新,倾盖如故”,人际交往的深浅并不取决于相交时间的长短,古今志趣相投者一见如故实不罕见。序文中又有“数面成亲旧,况情过此者乎”,则又可知二人交谊之深且过于此。诗人对待朋友的一片真情如山泉如清溪,开端便显示出纯洁高古之美来。“有客赏我趣,每每顾园林”二句开始落笔于对已往交谊的回顾,家常语中自有厚重的人情韵味。“有客”即庞参军,客我心灵相通在一“趣”字。无疑,这是脱俗之人的高雅情趣。在忧道不忧贫的封建时代,这种高人雅趣虽不过封建文人的自我道德完善; 以此为基础,他们却能把人世间纯真质朴的友情发抒得淋漓尽致。这个“趣”字是二人交谊的基础,诗中亦可看作以下各句的领起。接下来,诗人摘取昔日恬然欢悦的林园生活中最难忘怀的图景,具体展现朋友之间的心交神游: 或春日载阳,鸣禽新声,秋雁南翔,待月篱下; 抑或夏日午后,树影斑驳,瑞雪初霁,山野皆白。一壶清酒,数卷诗书,二老相对,欢饮畅言,壶空兴尽,相携而归。此中之乐果何如哉,惟脱俗忘机之人,情性相通之友方能心领神会。“圣人篇”、“数斗酒”,自有纯朴而敦厚的古人遗风。“闲饮自欢然”,则把厚重深挚的故人之情与置身天地六合之中的不可名状的自然天趣、世外韵味悄悄地融合在一起了。以下两句句面上申述避世的决心,言语之中则暗寓着朋友即将远离的依恋之情。君当远行,我自长留,物喜其新,人恋故旧。淡淡的述说之中悠长厚重,丝丝入微的离情悄然令人动容。合序言中 “款然良对,忽成旧游”,“人事好乖,便当语离”来读,确乎一往情深。结尾几句是诗人的临别祝福之辞,包括两层意思。其一是对真诚友谊的赞美和歌颂: 世路之阻,江山之隔,纯真的感情却能随书信将朋友的心紧紧地扭结在一起。这正是唐王勃诗中所谓“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之意。其二则以极素朴的家常语,嘱咐朋友在外要多多保重身体,世路险阻,让我们等待重逢之日吧! 如此作结,语重心长,款款之情,不觉溢于言表。

  通观全诗,写往昔交游之乐,今日离别之意,而以纯真朴实之情一气贯通,确乎一曲友谊的颂歌。诗人赞美友谊,不着浓艳的笔墨,不用华丽的辞藻,也不借助情感强烈的诗句; 全以最朴实的家常语言缓缓述说,显示出一种平淡而素朴的天然之美,在看似平淡的诗句中又蕴含着令人咀嚼的无穷情味。“有客赏我趣,每每顾园林”,“物新人惟旧,弱毫多所宣”,“君其爱体素,来会在何年”等句几乎都是毫无修饰的田家语言,读来却不觉浅薄; 反而在一种极为本原的朴与真之中涌流出无法抑制的深情厚意。读这样的诗真如品尝清茶,淡淡的、缓缓的却有悠长醇郁的余味。它会使你真正品尝到厚重的人间之情。

相关推荐
  • 《归园田居(其五)》原文及赏析
  • 《送别王宣城》原文及赏析
  • 《和傅大农与僚故别诗》原文及赏析
  • 《饯谢文学离夜》原文及赏析
  • 《别王丞僧孺》原文及赏析
  • 《怀故人诗》原文及赏析
  • 《别诗》原文及赏析
  • 《送韦司马别诗》原文及赏析
  • 《别沈助教》原文及赏析
  • 《从镇江州与游故别诗》原文及赏析
  •  

    手机访问 作品人物网

    热门推荐
    作品人物网郑重声明:本站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旨在传播更多的信息,版权为原作者所有。若有不合适的地方,请联系本站删除。
    特别推荐
    红楼梦 水浒传 西游记 三国演义 儒林外史 金瓶梅 诗经 史记 聊斋志异 楚辞 论语 道德经 庄子 山海经 颜氏家训 曾国藩文集 安徒生童话 格林童话 一千零一夜 伊索寓言 中国寓言 经典寓言 经典童话 成语故事 网站地图 编制招聘网
    为你解读好作品
    作品人物网vrrw.net 2016-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