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少年》原文及赏析

【导语】:

  飞花时节,垂杨巷陌,东风庭院。重帘尚如昔,但窥帘人远。  叶底莺歌梁上燕,一声声、伴人幽怨。相思了无益,悔当初相见。  这首词通过写有情人远别、佳会无期的幽怨,传

  飞花时节,垂杨巷陌,东风庭院。重帘尚如昔,但窥帘人远。  叶底莺歌梁上燕,一声声、伴人幽怨。相思了无益,悔当初相见。

  这首词通过写有情人远别、佳会无期的幽怨,传达出相思相爱者感时伤事的细微幽隐的心灵律动。

  该词上半阕前三句是写景,交代时令、地点。时令是在烟花三月,地点是在杨柳成荫的巷陌,幽静的庭院里东风习习。这里交代给读者的,是一个很美的时节和很美的环境。在过去的同一时节、同一环境中,曾发生过一个很美的故事。如今那故事巴成为往昔的回音,已是时地依然,风流却被雨打风吹去了。

  接下来两句便写良辰美景依旧,有情人却已远别的哀伤。这两句紧扣一“帘”字,很有深意。“窥帘人”是用典。《世说新语》 中记载: “韩寿美姿容,贾充辟以为掾。贾女于青璅中见寿,悦之,寿踰墙而入。”唐代写爱情诗的圣手李商隐曾用此典,写出过“贾氏窥帘韩掾少” (《无题四首》) 的诗句。“窥帘人”特指钟情于己的女子。此处虽“重帘”仍一如往昔,但“窥帘人”——主人公钟爱之人——已远别而去,只有“重帘”在东风的吹拂下撩惹那绵绵不尽的相忆相思之情了。杨柳飞花,巷陌庭院,时令环境是如此之美,而情人远隔,异地相思,心绪又是如此之凄寂难遣。时地与心境恰成反衬,正是“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之情境。

  下半阕借物喻人,传写主人公相思相忆的“幽怨”。既然“重帘如昔”、“窥帘人远”,面对大好时光,主人公心境的酸楚与孤寂则是可想而知的了。这样一种孤苦无依的感情,作者并没有让它直露无遗地倾泻出来,而是巧妙地借物传情,通过“叶底莺歌梁上燕”的声声凄切的流啭传达出来。“伴人幽怨”正表明主人公“以我观物,故物皆着我之色彩”。主人公心有郁结,投射于莺燕,于是莺燕声声便感染了主人公的凄切幽怨,莺燕变成与人同愁之物了。这里妙在不直写主人公的幽怨,而以莺燕声声委婉传情,使人感到主人公幽怨之深之广大,连叶底歌莺梁上燕都伴人生怨了。而这幽怨的深广,正是因为相爱相思之情之深广而引发,故而有情人感情之深厚,虽经日久远别而终不能淡漠,相反倒是随着时令的推移而与日俱增。“幽怨”的难以驱遣,正表明爱恋之心的永驻。

  “相思了无益,悔当初相见”是正话反说。姜夔词也有“当初不合种相思”句,也是因为爱恋之深难以驱遣成的反向情感表达。长久的相思已使人幽怨横生,执着的切盼更是无期无尽,无以回报,于是主人公顿生逆想: 真是悔不该当初与她相见啊! 一个“悔”字,传写出的,正是“虽九死其犹未悔”的真挚感情。全词在情感、意念的错杂中戛然而止,主人公的相思相爱之情也在对 “当初相见”的追忆中得到了净化和升华。

相关推荐
  • 《桂殿秋》原文及赏析
  • 《和远士无题六首(选一)》原文及赏析
  • 《杂诗》原文及赏析
  • 《古意》原文及赏析
  • 《卜算子》原文及赏析
  • 《柳梢青》原文及赏析
  • 《生查子》原文及赏析
  • 《灞桥寄内》原文及赏析
  • 《蝶恋花》原文及赏析
  • 《更漏子》原文及赏析
  •  

    手机访问 作品人物网

    热门推荐
    作品人物网郑重声明:本站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旨在传播更多的信息,版权为原作者所有。若有不合适的地方,请联系本站删除。
    特别推荐
    红楼梦 水浒传 西游记 三国演义 儒林外史 金瓶梅 诗经 史记 聊斋志异 楚辞 论语 道德经 庄子 山海经 颜氏家训 曾国藩文集 安徒生童话 格林童话 一千零一夜 伊索寓言 中国寓言 经典寓言 经典童话 成语故事 网站地图 编制招聘网
    为你解读好作品
    作品人物网vrrw.net 2016-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