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调]蟾宫曲》原文及赏析

【导语】:

  春情  平生不会相思,才会相思,便害相思①。身似浮云,心如飞絮,气若游丝。空一缕余香在此,盼千金游子何之②? 症候来时③,正是何时: 灯半昏时,月半明时。  这首小令,

  春情

  平生不会相思,才会相思,便害相思①。身似浮云,心如飞絮,气若游丝。空一缕余香在此,盼千金游子何之②? 症候来时③,正是何时: 灯半昏时,月半明时。

  这首小令,对一位深闺女子的相思病作了刻画,感情真挚,文笔生动,脍炙人口。

  全篇共十二句,可分三层。

  前三句为第一层,用逐层递进法,抒写相思的从无到有,竟至成为病患。西晋诗人张华 《定情诗》说过: “未曾远别离,安知慕俦侣。”由此可知,本篇首句“平生不会相思”表明: 女主人公与她的情郎平素形影相随,未曾分离,因而也没有相思可言。所谓“才会相思”,显然是指由于情郎初次外出而产生的。这情绪一旦产生,“就害相思”,成了恼人的病痛。她相思的急切、难解,便可想而知。这三句,首尾连环叠韵,在形式上也恰切地表现了她缠绵多情,无法解脱的精神痛苦。

  中间三句,是对相思病的描绘。“身似浮云,心如飞絮,气若游丝”,连用三个比喻,从身、心、气三个方面展现了相思病的症状。以“浮云”比身,当是魂不附体; 以“飞絮”拟心,是谓心情烦乱不宁; 以“游丝”喻气,可见气息孱弱,几乎难以维持生命。“浮云”、“飞絮”、“游丝”三个喻词,都能给人以飘忽游移、纷乱沓至之感,排叠连用,造成了“剪不断,理还乱”的意境。

  最后六句,写相思病产生的缘由和时间。“空一缕余香在此,盼千金游子何之”,上承“才会相思,便害相思”,点出相思的缘故: 室内仅有“一缕余香”为伴,女子空寂孤独,思念在外远游的情郎,不知他在何方? “症候来时,正是何时? 灯半昏时,月半明时” ,写室内室外半昏半明的景象,既交待了相思病产生于夜深人静之时,又渲染了相思的气氛,与“身似浮云,心如飞絮,气若游丝”,相互照应,完为一体,令人回味无穷。

相关推荐
  • 《踏莎行》原文及赏析
  • 《唐多令》原文及赏析
  • 《[双调]折桂令》原文及赏析
  • 《点绛唇》原文及赏析
  • 《菩萨蛮 (其一)》原文及赏析
  • 《题望夫石》原文及赏析
  • 《太常引》原文及赏析
  • 《[四块玉]风情》原文及赏析
  • 《[双调]折桂令》原文及赏析
  • 《[商调] 望远行》原文及赏析
  •  

    手机访问 作品人物网

    热门推荐
    作品人物网郑重声明:本站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旨在传播更多的信息,版权为原作者所有。若有不合适的地方,请联系本站删除。
    特别推荐
    红楼梦 水浒传 西游记 三国演义 儒林外史 金瓶梅 诗经 史记 聊斋志异 楚辞 论语 道德经 庄子 山海经 颜氏家训 曾国藩文集 安徒生童话 格林童话 一千零一夜 伊索寓言 中国寓言 经典寓言 经典童话 成语故事 网站地图 编制招聘网
    为你解读好作品
    作品人物网vrrw.net 2016-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