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白花》原文及赏析

【导语】:

  阳春二三月②,杨柳齐作花。  春风一夜入闺闼③,杨花飘荡落南家。  含情出户脚无力,拾得杨花泪沾臆④。  秋去春还双燕子⑤,愿衔杨花入窠里。  《杨白花》,据传

  阳春二三月②,杨柳齐作花。

  春风一夜入闺闼③,杨花飘荡落南家。

  含情出户脚无力,拾得杨花泪沾臆④。

  秋去春还双燕子⑤,愿衔杨花入窠里。

  《杨白花》,据传为北魏胡太后所作。

  胡太后是魏宣武帝之妃,其子明帝即位后,她就掌握了政权,称太后临朝。胡太后很有才能,善谈书作文,射箭能中针孔,政事都由自己裁决。但她的生活十分奢侈,“淫乱肆情”,曾与魏名将之子、容貌壮美的杨华 (本名白花)私通。杨害怕祸及自己,逃入梁朝。胡太后追思不能巳,便作 《杨白花》歌,令宫女昼夜歌唱,情致缠绵悱恻。

  这篇歌诗虽出自北魏胡太后之手,但其风格却酷似南朝民歌,在北朝文人乐府中独具一格。

  歌诗通首隐切姓名,笔笔双关。诗一开始,从春景写起,在春日的二三月里,杨、柳开花,白絮散飞,飘荡如雪。通过春景的描写,很自然地将借用的春物——“杨花”形象托出,用春物“杨花”来影射恋人杨华,借对“杨花”春物的惋惜,以表达自己对所恋爱者的追念深思。

  “春风一夜入闺闼,杨花飘荡落南家。”夜来春风起,杨花“落南家”,“落南家”,便将杨华逃奔梁朝的情景形象而逼真地描写了出来。这二句似乎是对春景的描绘,但实际上是把心灵的东西借助于感性化的东西显现出来,反映了诗人对情人南逃入梁的哀伤和眷念。

  作者的这一心情,在“含情出户脚无力”中表现得淋漓尽致。当深含恋情走出闺房时,双“脚无力”,诗人那种因相思不能自已以至痛苦困顿的心情便不言而喻了。在这种心境下,当拾得“杨花”以后,见物思情,想起了爱恋者杨华,便不由得“泪沾臆”。一个“脚无力”,一个“泪沾臆”,在情调上虽都给人一种凄惋的情感,但二者相互映衬,互相补充,将作者情感的深沉变化反映了出来,这正是作者手法的高明之处。

  秋天过去了,又一个春天已经来临,结伴成侣的“双燕” ,“愿衔杨花入窠里”,反映了诗人因惋伤其已经破灭的恋情而怀藏着空幻的希冀。

  这篇歌诗是从“吴歌”得来,歌诗以双关影射的写法,用哀怨曲折的笔调,既表现出了热烈的恋情,反映出了凄惋的相思,又描写出了追念恋人的无可奈何和空幻情思的复杂心情,这比起浪漫热烈的“吴歌”来,却进入了较高的艺术境地。

相关推荐
  • 《华山畿》原文及赏析
  • 《襄阳乐(九曲选二)》原文及赏析
  • 《黄淡思歌(四首选一)》原文及赏析
  • 《地驱乐歌》原文及赏析
  • 《捣衣诗》原文及赏析
  • 《杂诗二首》原文及赏析
  • 《怨诗行》原文及赏析
  • 《艳歌行》原文及赏析
  • 《河畔草未黄》原文及赏析
  • 《玩月城西门廨中》原文及赏析
  •  

    手机访问 作品人物网

    热门推荐
    作品人物网郑重声明:本站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旨在传播更多的信息,版权为原作者所有。若有不合适的地方,请联系本站删除。
    特别推荐
    红楼梦 水浒传 西游记 三国演义 儒林外史 金瓶梅 诗经 史记 聊斋志异 楚辞 论语 道德经 庄子 山海经 颜氏家训 曾国藩文集 安徒生童话 格林童话 一千零一夜 伊索寓言 中国寓言 经典寓言 经典童话 成语故事 网站地图 编制招聘网
    为你解读好作品
    作品人物网vrrw.net 2016-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