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顾诗二首(其一)》原文及赏析

【导语】:

  静居怀所欢,登城望四泽。  春草郁青青,桑柘何奕奕①。  芳林振朱荣,绿水激素石。  初征冰未泮②,忽焉袗絺绤③。  漫漫三千里,迢迢远行客。  驰情恋朱颜,寸阴

  静居怀所欢,登城望四泽。

  春草郁青青,桑柘何奕奕①。

  芳林振朱荣,绿水激素石。

  初征冰未泮②,忽焉袗絺绤③。

  漫漫三千里,迢迢远行客。

  驰情恋朱颜,寸阴过盈尺④。

  夜愁极清晨,朝悲终日夕。

  山川信悠永⑤,愿言良弗获⑥。

  引领讯归云,沉思不可释。

  潘岳的 《内顾诗二首》约写于咸宁五年 (公元279年)至太康六年 (公元285年)之间。这段时间潘岳先后出任河阳和怀县令,在外羁居八九年之久。诗人的妻子是杨肇的女儿,杨氏在魏及晋初是名门望族。潘岳与杨肇翁婿感情很好,与妻子感情甚笃。这两首内顾诗,正写出潘岳客居在外,对妻子深切眷恋的矢志不移的伉俪之情。

  先看第一首,开头两句写诗人客居在外,自然怀念自己的爱妻,怀人而不见,只有登城远望,以排解自己的愁怀。这两句互为因果,作为全诗的总起。

  接下来四句,写登城所见。时令正值春天,诗人捕捉住独具特征的春的景象,“春草郁青青,桑柘何奕奕”是静景; “振朱荣”、“激素石”是动景。这一静一动,既有形象,又有色彩,构成一幅艳丽而热烈的春光图。但潘岳的诗,从不作单纯的景色描写,这些春天的美好意象,无一不反衬着诗人内心的孤独和寂寞,特别是“何奕奕”一句,诗人借用 《方言》 ,一语双关,既写出桑柘的高大茂盛,又暗喻妻子的美好容颜,更勾起诗人的无限怀念。诗人巧妙地将物、人、情三者融为一体,以物喻人,由景入情,达到了 “一切景语皆情语”的境界。借用春天的物象,蕴藉对妻子的深切怀念。

  由形象而激起的情感,自然转入对往事的回顾。接下来四句,诗人不直写时间的推移, 而用 “冰未泮”和“袗��绤”的形象对举, 暗示着由冬到春, 时光流逝。在这流逝的时光里,自己由 “初征”成了 “迢迢远行客”,时空把一对恩爱夫妻远隔两地。

  但时空的间隔,却更加激发和深化了诗人对妻子的眷恋深情。诗人的感情至此一发而不可收,一任它自由驰骋。在接下来的四句中,诗人借用 《淮南子》 中的典故,用 “寸阴”与 “盈尺” 的对比,指出与妻子相处的“寸阴”远远超过“盈尺之璧”,充分显示了这份情感的价值。正因为这爱情极其可贵,所以一旦人隔两地,那从早到晚,由夜至晨的思念,是极为悲苦,也无法排解的。

  最后四句,是全诗的收束。诗人用山川的悠永和自己美好愿望不能实现作比,既说明山川形成的自然阻隔将妻子和自己分隔两地,又进一步表现自己对命运的无法主宰,流露出怀人而不可得的无奈。最后借用张衡 《思玄赋》 的旧句“望归云而遐逝”,表现自己在无奈之余,只有寄语归云,带去这无限的思念。然而,言有尽却意无穷,自己深切的怀念最终仍是“不可释”的。全诗笼罩在一股怀人而不得的愁绪之中。

  “中国爱情诗大半写于婚媾之后,所以最佳者往往是惜别悼亡。”潘岳这首诗是写惜别的,它写景抒情,由物及人,笔触细腻,层层推进,既委婉含蓄,又深刻简隽地表达出对妻子的深切真挚的怀念之情。

相关推荐
  • 《内顾诗二首(其二)》原文及赏析
  • 《燕歌行》原文及赏析
  • 《盘中诗》原文及赏析
  • 《附:毛泽东赏识民间诗词》原文及赏析
  • 《合欢诗 (五首选三)》原文及赏析
  • 《情人碧玉歌二首》原文及赏析
  • 《桃叶歌》原文及赏析
  • 《七月七日咏织女诗》原文及赏析
  • 《闲情赋并序》原文及赏析
  • 《子夜歌(四十二首选八)》原文及赏析
  •  

    手机访问 作品人物网

    热门推荐
    作品人物网郑重声明:本站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旨在传播更多的信息,版权为原作者所有。若有不合适的地方,请联系本站删除。
    特别推荐
    红楼梦 水浒传 西游记 三国演义 儒林外史 金瓶梅 诗经 史记 聊斋志异 楚辞 论语 道德经 庄子 山海经 颜氏家训 曾国藩文集 安徒生童话 格林童话 一千零一夜 伊索寓言 中国寓言 经典寓言 经典童话 成语故事 网站地图 编制招聘网
    为你解读好作品
    作品人物网vrrw.net 2016-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