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秦州杂诗二十首(其十二)》原文及赏析

【导语】:

  山头南郭寺,水号北流泉。  老树空庭得,清渠一邑传。  秋花危石底,晚景卧钟边。  俯仰悲身世,溪风为飒然。  此诗也是杜甫寓居秦州时所作。南郭寺位于秦州南郊约二公

  山头南郭寺,水号北流泉。

  老树空庭得,清渠一邑传。

  秋花危石底,晚景卧钟边。

  俯仰悲身世,溪风为飒然。

  此诗也是杜甫寓居秦州时所作。南郭寺位于秦州南郊约二公里的慧香山坳,下临耤河,与北山隗嚣宫相对成趣。杜甫曾游览过这两处名胜,均有吟咏,收入《秦州杂诗》二十首。

  首联:“山头南郭寺,水号北流泉。”入题写景。南郭寺的实际位置是在半山腰上,而非山顶。诗人所见北流泉,传说就是今日寺内悬山顶观音殿前的一口水井。此井清澈见底,水味甘美,四时不竭,因泉水在山的北坡上,故称北流泉。颔联:“老树空庭得,清渠一邑传。”“老树”,承首句,写寺;“清渠”,承二句,写泉。寺内庭院中有老柏树一株,黛色霜皮,相传即是杜甫见过的“老树”。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饱经风雨磨炼,至今依然苍劲挺拔,游人无不称奇。因曾遭雷劈,如今分作两半,向两面岔开,南北欹侧,斜刺天外。树中寄生一颗槐树,径已盈尺,俗称“柏抱槐”,是著名的“秦州八景”之一。南郭寺创建年代有待考定,但从杜诗“老树空庭得”来看,唐代已具规模。颈联:“秋花危石底,晚景卧钟边。”再写寺中景色。怪石嶙峋的山崖下,秋天的野花临风自开,野草丛中的废钟上,夕阳的余晖默然铺洒。末联:“俯仰悲身世,溪风为飒然。”承前写景而来,抒发身世之慨。诗人徘徊空庭,触目所见,清渠、老树、秋花、危石、晚景、卧钟,万物各得其所的情景,不禁触动了他暮年飘泊、无所依托的感伤心绪。俯仰宇宙,怎么自己连个安身之处也没有啊?! 这时,阵阵晚风从山前耤(xi) 河上吹来,诗人浮想无际,感到风儿也因人间的不平,而显得格外萧飒凄冷!

  杜甫游南郭寺,正值秋风透寒时节。秦州景物自有一种清丽疏淡的韵味。再加个人际遇坎坷,忧愤悱恻,触目所见,无不让诗人感到秋意满怀,这种独特感受,反映到他笔下,无论写景、抒怀,均以白描手法出之。诗中所写景物,每一句都是一幅素描,绝无渲染雕饰,幽秀的风物宛然在目,显示出写生高手的功力。即如诗末发抒感慨,如实说来,情与景会,自然凑泊,不见技巧。

  南郭寺因杜甫题咏而驰名今古,引起历代人们对它的游兴和向往,杜甫的诗魂与古寺共存。寺内今有清代光绪三十年 (1904) 改建的杜少陵祠,内有杜甫及侍童塑像三尊,为后人纪念杜甫而造。寺院后山林木葱郁,登高一眺,天水市区尽收眼底。

相关推荐
  • 杜甫《绝句》原文及赏析
  • 赵汝驭《罗浮山行记》原文及赏析
  • 李商隐《茂陵》原文及赏析
  • 潘之恒《莲花峰记》原文及赏析
  • 李旦华《莲花池》原文及赏析
  • 蔡襄《记径山之游》原文及赏析
  • 杨慎《记苏堤始末》原文及赏析
  • 刘禹锡《赏牡丹》原文及赏析
  • 孙仲益《鄱阳山水记》原文及赏析
  • 谢翱《金华游录》原文及赏析
  •  

    手机访问 作品人物网

    热门推荐
    作品人物网郑重声明:本站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旨在传播更多的信息,版权为原作者所有。若有不合适的地方,请联系本站删除。
    特别推荐
    红楼梦 水浒传 西游记 三国演义 儒林外史 金瓶梅 诗经 史记 聊斋志异 楚辞 论语 道德经 庄子 山海经 颜氏家训 曾国藩文集 安徒生童话 格林童话 一千零一夜 伊索寓言 中国寓言 经典寓言 经典童话 成语故事 网站地图 编制招聘网
    为你解读好作品
    作品人物网vrrw.net 2016-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