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浩然《晚泊浔阳望香炉峰》原文及赏析

【导语】:

  挂席几千里,名山都未逢。  泊舟浔阳郭,始见香炉峰。  尝读远公传,永怀尘外踪。  东林精舍近,日暮但闻钟。  孟浩然早年便隐居家乡鹿门山,中年以后曾一度想出仕,赴长安

  挂席几千里,名山都未逢。

  泊舟浔阳郭,始见香炉峰。

  尝读远公传,永怀尘外踪。

  东林精舍近,日暮但闻钟。

  孟浩然早年便隐居家乡鹿门山,中年以后曾一度想出仕,赴长安应试,但碰壁而返,从此便绝了仕进之念,终生隐居了。所以李白说他:“红颜弃轩冕,白首卧松云”。孟浩然这种一贯的归隐思想,常常在他的山水诗作中自然流露出来,这一首《晚泊浔阳望香炉峰》,便是他借山水抒发“尘外”之想的佳作。

  前四句是叙事兼及写景。前两句说他扬帆千里而下,沿途都未见过什么名山。其实,他的实际行程,未必如此,只不过是作者采取的一种以退为进、欲扬先抑的艺术手法,是为下面香炉峰的出现做好铺垫,在于突出庐山之“名”。果然,紧接着下两句便说: 直到船泊浔阳城外,才见到这著名的香炉峰。这便把香炉峰之“名”一下子突现了出来。这“始见”一词用得生动传神,把他骤然抬头一望时喜悦的微妙心态活画了出来。前四句以叙事的口吻,像信口道来,毫不经意,而又在叙述中展现扬帆千里的旅程,颇有雄浑的气势,又透露出作者悠然自得的情态,浑然天成,了无痕迹,确乎大家手笔。

  后四句是作者的抒情,却又是情中带景,景在情中。从秀丽清幽的香炉峰,作者自然想起了东晋高僧慧远的往事。慧远喜欢庐山,刺史桓伊便为他专门建造了一座东林精舍,供他奉佛念经。如今东林精舍就在眼前,孟浩然不禁浮想联翩,羡慕起远公超尘脱俗的生活来了,可惜眼前高人不见,只闻声声暮钟,心里又不免泛起一种怅然若失的情绪。末两句是景语,却又带着浓郁的感情; 特别是结尾的声声暮钟仿佛悠悠不尽,萦绕在读者的脑际,很有余味。

  从全诗看来,真正描写庐山景色的地方不多,主要在于借景抒怀。但是作者轻轻道来,却又使人仿佛置身浔阳城外,眺望香炉之峰,听到悠悠钟声,从而领略庐山之美,体味作者的“尘外”之思和怅然之情。所以可以说通篇是景语又是情语,情景交融,水乳难分,能做到这种地步,确实是“如羚羊挂角,无迹可求”,无怪乎有人叹为“天籁”之作了。

相关推荐
  • 谢脁《晚登三山还望京邑》原文及赏析
  • 王士祯《晚登夔州府东城楼望八阵图》原文及赏析
  • 朱熹《晚霞》原文及赏析
  • 李白《望九华山赠青阳韦仲堪》原文及赏析
  • 许安仁《望少室》原文及赏析
  • 杜甫《望岳》原文及赏析
  • 施闰章《望日楼观日出》原文及赏析
  • 刘禹锡《望洞庭》原文及赏析
  • 苏轼《望海楼晚景(其二)》原文及赏析
  • 柳永《望海潮》原文及赏析
  •  

    手机访问 作品人物网

    热门推荐
    作品人物网郑重声明:本站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旨在传播更多的信息,版权为原作者所有。若有不合适的地方,请联系本站删除。
    特别推荐
    红楼梦 水浒传 西游记 三国演义 儒林外史 金瓶梅 诗经 史记 聊斋志异 楚辞 论语 道德经 庄子 山海经 颜氏家训 曾国藩文集 安徒生童话 格林童话 一千零一夜 伊索寓言 中国寓言 经典寓言 经典童话 成语故事 网站地图 编制招聘网
    为你解读好作品
    作品人物网vrrw.net 2016-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