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嗣绾《自钱塘至桐庐舟中杂诗》原文及赏析

【导语】:

  一折青山一扇屏,一湾碧水一条琴。  无声诗与有声画,须在桐庐江上寻。  这是一首描写景物的诗,是清代文学家刘嗣绾在从钱塘县 (今浙江省杭州市) 至桐庐县 (今浙江省内)

  一折青山一扇屏,一湾碧水一条琴。

  无声诗与有声画,须在桐庐江上寻。

  这是一首描写景物的诗,是清代文学家刘嗣绾在从钱塘县 (今浙江省杭州市) 至桐庐县 (今浙江省内) 的舟中所写。作者运用优美的比喻和精练的诗歌语言,抒发了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一折青山一扇屏,一湾碧水一条琴。”开首两句,运用比喻的手法,将沿途的青山绿水生活化、艺术化了。画屏本是中国古代有一定经济条件的家庭普遍拥有的一种富有情趣的生活用品,它的用途是分割室内空间,起到阻挡视线的作用。很多能工巧匠在它身上都花费很多心血,所以很多的屏风其本身的艺术和审美价值远远超出了实用价值。诗中将青山比喻为画屏,是因为青山与画屏有某些相似之处,都有阻隔视线的作用或特点,诗人把他对青山的感受用美丽的屏风体现出来,正是巧妙地将大自然的杰作与人类的杰作相对比,把壮丽的青山比喻为美丽的屏风,使读者倍感亲切与自然。同样运用比喻的手法,诗人将一湾湾清澈的碧水比为一只只音色优美的古琴,水声叮咚,清脆悠扬,不正是自然界的“巨琴”所奏响吗?这两句一动一静,互相呼应,用的句式看似相仿,修辞方式相同,但并不给人以重复之感,原因就是诗人写得“有声有色”,令读者满目光明,满心愉悦。并为下文抒发情感作了很好的渲染和铺垫。

  第三、四句,写诗人对桐庐江青山绿水的高度抽象概括和由衷的赞美。“诗”本有声,古代的文人逸士常常兴来“吟”诗。如画的青山虽然“吟”不得,但诗人却从它们身上看到那深蕴的意境与诗歌大有相同之处。面对一道道青翠的山峦,仿佛展读一首首意境深远的诗歌,兴味无穷。潺潺的流水如奏古琴,如鸟鸣囀,将它比成一幅幅美妙的画卷落想天外,又比无生命的画多出无限的盎然生机和情趣,令人心驰神往。而这如诗如画的山山水水恰恰是在桐庐江上觅到的。

  纵观全诗,诗人将钱塘江畔的自然景色描写得如诗画般美丽壮观。美丽的山山水水既似诗似画,更赛过吟于口中的诗和绘在纸上的画。全诗动静结合,情景交融,可称是一篇较优秀的山水景物诗。

相关推荐
  • 齐己《舟中晚望祝融峰》原文及赏析
  • 袁枚《谒岳王庙》原文及赏析
  • 吴光《谒柳先生祠》原文及赏析
  • 袁宏道《越中杂记》原文及赏析
  • 欧阳修《醉翁亭记》原文及赏析
  • 韩敬《重修湖心亭记》原文及赏析
  • 和瑛《重游罗卜岭冈》原文及赏析
  • 杜牧《长安秋望》原文及赏析
  • 舒元舆《长安雪下望月记》原文及赏析
  • 杜甫《长江二首》原文及赏析
  •  

    手机访问 作品人物网

    热门推荐
    作品人物网郑重声明:本站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旨在传播更多的信息,版权为原作者所有。若有不合适的地方,请联系本站删除。
    特别推荐
    红楼梦 水浒传 西游记 三国演义 儒林外史 金瓶梅 诗经 史记 聊斋志异 楚辞 论语 道德经 庄子 山海经 颜氏家训 曾国藩文集 安徒生童话 格林童话 一千零一夜 伊索寓言 中国寓言 经典寓言 经典童话 成语故事 网站地图 编制招聘网
    为你解读好作品
    作品人物网vrrw.net 2016-2022